星期五, 3月 27, 2009

經濟真的復甦嗎?

美國股市於低位反彈兩成,有很多專家包括麥僕斯都認為現在開始進入牛市,連李超人都叫人開始買股樓。近日香江的股市也興合合,在資金不斷流入的情況下,恆指於這個星期也升了10%,金管局更需要兩度入市沽港元。小羊本人也沒有頭緒,不如聽聽專家意見,等各位街坊參考一下:

1) 中國人壽:全球金融危機未見底
國壽副總裁劉家德認為,全球金融危機尚未見底,距離市場真正復甦還有一段時間。國壽於去年5月開始減少股票投資,也包括本港H股,以規避風險。劉家德說,最近A股和H股出現小陽春,主要受美股急彈,以及A、H股本身平均估值較低所帶動。但他認為,股市仍將呈震盪格局,因此國壽在固定收益的投資比例仍將保持在80%以上,股票及基金的投資比例則維持在相對較低水平,去年底為8%。

2) 華爾街日報:美國2月份儲蓄率為4.2%
由於收入下滑﹐美國2月份個人支出增速放緩﹐而儲蓄率卻升至歷史高位﹐主要因為人們紛紛將資金儲存起來以抵御經濟衰退的衝擊。美國商務部(Commerce Department)週五公佈﹐2月份個人支出較上月增長0.2%﹔1月份經修正後的個人支出為增長1.0%﹐初步數據為增長0.6%。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後﹐2月份個人收入較上月下降0.2%﹔1月份經修正後的個人收入為增長0.2%﹐初步數據為增長0.4%。

數據啟示:以上數字說明佔美國GDP 70% 的消費將會減少。

3) 經濟日報:其它數據參考
有「新末日博士」之稱的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賓尼(Nouriel Roubini)本月初指出,現時全球經濟已進入U形衰退,並且有1/3的機會演變為L形衰退,即大蕭條。若能防止變成令人恐慌的L形衰退,股市才有機會出現持續性的復甦。美國近日公布的部分經濟數據表現理想,故令投資者憧憬美國經濟快要復甦。不過,投資者需留意相關數據參考性是否足夠。而要辨別經濟是否復甦,不妨透過已公布的經濟數據分析。

數據參考
i. 耐用品定單意外上升
美國2月份耐用品定單(Durable Goods Manufacturer' Orders)意外地較1月份上升3.4%,較預期的下跌2.5%理想,亦是7個月以來首次回升至正增長水平。耐用品定單數據之所以備受市場關注,是因為數據反映了經濟活動的強弱。耐用品是指能夠持續使用一段長時間(一般3年或以上)的貴價貨物,例如電腦、電器、汽車、商業用的機械等等。若耐用品定單下跌,意味企業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減少增加機械等投資,市民亦減少購買汽車、電器等貴價。在此情況下,製造業、零售及銷售業均會受到影響,經濟增長當然難有好表現。相反,當經濟蓬勃時,耐用品定單會隨之而上升。

數據啟示:數據波幅大難作準
上月美國耐用品定單雖錄得強勁升幅,但從歷史數據可見,耐用品定單的波動性較大,故難以以此判斷經濟是否有所改善。

ii. 新屋銷售回升
經季節性調整的新屋銷售(New Home Sales)數字,較1月份上升4.7%至年率33.7萬間,較預期下降至30萬間理想。此外,2月份經季節性調整的新屋動工量亦由1月份的年率47.7萬間回升至58.3萬間。新屋與二手樓銷售量不但反映市場對樓市的需求,更可顯示經濟狀況。市民對經濟前景充滿信心,才會入市買樓,令房屋銷售量上升,反之亦然。此外,新屋動工量更是經濟領先指標其中之一,於經濟周期初段,建造業增長便開始起動。新屋動工量上升,意味着會創造大量建造業相關職位,改善就業情況,而當工人取得薪金後,便會增加消費。此外,當發展商出售住宅後,創造盈利,便有機會增加投資,帶動經濟增長。而是次新屋及二手樓銷售及動工量的數據受到重視,是因為是次經濟衰退的問題起源是樓市下滑,因此除非樓市回升及斷供數字減少,加上金融業體系回復正常,否則美國經濟難言走出谷底。

數據啟示:或只屬反彈
2月份房屋銷售、動工量等錄得升幅雖然是好兆頭,但卻不代表樓市已經見底。事實上,新屋銷售量自05年7月份創出138.9萬間後便反覆下挫,跌至09年的32.2萬間,跌幅巨大,偶有反彈亦不出奇。而07年以來,新屋銷售量亦曾經出現過數次反彈,但反彈過後卻繼續下挫。若要判斷樓市是否見底,宜需觀察多月數據才能作準。

iii. 製造業指數於低位徘徊
要掌握經濟復甦時機,不得不留意兩個重要的領先指標: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PMI)及ISM製造業指數。2月份的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由1月份的新低33.3回升至34.2,並高於預期的33;而2月份的ISM製造業指數亦輕微回升至35.8,較預期的33.8為佳,反映美國製造業走下坡的情況略為改善。雖然如此,兩個指數中,就業數據都反映就業市場仍在惡化。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會以芝加哥地區的製造業及服務業為調查對象,但普遍認為該以涵蓋製造業為主,而投資界相信這個指數是ISM製造業指數的領先指標。至於ISM製造業指數調查範圍則覆蓋全個美國逾300個廠商,其調查內容有5個範疇:1)就業;2)生產;3)新定單;4)物料供應;5)存貨。PMI是反映全國經濟活動的重要領先指標,它之所以重要,是由於數據除了反映製造業的盛衰,更反映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兩個指數均透過訪問形式調查廠商對前景的看法,50為兩個指數的分水嶺,若指數處於50以上,反映製造業市場正在擴張,GPD處於健康水平;而處於50以下的指數則表示製造業正在收縮。另外,若指數在42.7至50之間,製造業雖然收縮,但GDP通常仍會緩慢增長,若跌穿42.7,GDP則通常會出現負增長。

數據啟示:製造業仍在收縮
1月及2月份芝加哥採購經理指數及ISM製造業指數仍在低位徘徊,未見顯著回升,加上目前兩個指數仍低於42.7,輕言經濟復甦似乎太早。

﹏﹏﹏﹏﹏﹏﹏﹏﹏﹏﹏﹏﹏﹏﹏﹏﹏﹏

總結:小心跌入熊市反彈陷阱
上述的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短期內似乎未有繼續惡化,然而,現階段談經濟復甦似乎言之尚早。在經濟未確認復甦前,股市上升隨時有機會是另一個熊市陷阱,投資者應小心為上。

星期四, 3月 26, 2009

信不信由你

股市近日有回穩跡象,雖然實體經濟還未復蘇,但在各國政府大舉注資入市場的情況下,連末日博士麥嘉華都話牛市將重臨,市場併購活動亦有轉活跡象 (例如匯源果汁重新標售及肯得基/Pizza Hut股東 美國百勝集團入股小肥羊),某大行又話恆指見萬六點,而美國ADR就有匯控86港元的6月認購期權。個市真係掂?木宰羊。

查實成日聽人講金融海嘯有第二波、第三波,但個個人都咁諗,而各國政府又有防範 (起碼不會讓雷曼破產再發生),第二波第三波又會否出現?

[摘自經濟日報]
ADR期權異動 6月造價達86元
滙豐控股(00005)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認購期權走勢,出現異常情況,6月份新開出的合約,行使價竟然高達55美元(若以1兌5計、折合本港造價約85.8港元),意味大戶對賭該股在未來兩個月,隨時有高達87%的升幅。滙豐自月初低位大幅反彈接近5成,外圍期權造價更恍如脫韁野馬,敦沛期貨行政總裁丁世民指出,新開的6月份ADR認購期權,在50美元至55美元有達3,500張成交,當中又以55美元的成交最為活躍。

瑞銀稱估值便宜 維持買入
瑞銀昨發表報告,指滙豐「擯走」滙豐融資後,令集團可重返2002年前「貸款低、抗風險」的狀態。滙豐今次供股融資所得資本,可彌補滙豐融資及可供出售證券(AFS)損失成本。瑞銀估計,滙豐未來3年在滙豐融資錄得稅前虧損達200億美元(約1,560億港元),但消耗資本約50億美元,遠低於以按市值計價(mark-to-market)而錄得的400億美元損失。 瑞銀又指,滙豐現價相等於經調整有形資產淨值0.9倍,股息率約6%,估值屬便宜,維持「買入」投資評級,目標價520便士(約59.2港元)。

星期三, 3月 25, 2009

用人為親

有很多人都認為『唯才是用』是最恰當的做法,『用人唯才』代表能者居之,往往容易得到各方肯定及公平的感覺。

但今天讀到王維基先生的文章,覺得他的見解很值得參考。他直認自己是一個『用人唯信、才幹次之』的老闆,他作了一個簡單的譬喻。試想像一把刀,『才』是銳利的刀鋒,『信』是刀柄。沒有容易把握或優質的刀柄,再銳利的刀鋒只是徒然,因為你根本無法好好掌握和運用這一把刀。所以,很多人寧願用一把容易把握的『鈍』刀,也不願用一把鋒利而難以操控的刀刃。以他過往十多年的經驗,公司面對不少難關,也是他的一班『家佣』與他共同渡過,而背後就是靠主僕間的互相信任和共同信念。相反,『用人唯才』說來相當動聽,因為以才幹作為用人的標準,看似十分客觀,特別是當公司發展順利的時候,好的人才便會自然隨之而來。但在公司『落難』的時候,愈具備才幹的人,便愈有本事成為離開公司的第一群。

所以,用人為親有何不對?能夠和你共渡難關者,唯信是用也。

星期六, 3月 21, 2009

強化說服力之道

近日讀到王文彥先生的文章,談到說服力的重要性及強化之道,值得各位街坊參考:

甚麼是「說服力」?

它是一種改變別人想法及使他認同你想法的能力。說服涉及「改變」與「認同」兩方面。說服力具改變性,厲害之處,在可以調動一個人去做你想他做的事。

如何才可增強說服力?

1) 站在對方利益說話

2) 證據充份:想證據充足,要有研究、調查,才可攻其要害,減低對方的抗拒意識。搜集資料,用真實資料去支持論點。

3) 用詞堅定:與人交談,你要留意自己的用詞,有些人為求穩重,喜歡用「大部份」、「我估」、「可能」、「有機會」這些字眼,但要記住,這些字眼愈用得多,你的說服力就愈會減弱。自信掌握真理時,通常會說:「你不聽日後會後悔!」一定要實牙實齒。

4) 數字的威力:要加強說服力,平日應多留意資訊,一見有用數字,便即時記下,以備將來之用。

5)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6) 攻其所恃 ﹕不肯就範,必有所恃。只要找出客戶不肯就範的原因,破其所恃,便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7) 分析利弊︰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傾向,透過分析利害最易說服人。

8) 找出、創造及借助形勢:不直接逼對方就範,只是客觀陳述和分析,盡量抽離,將波拋給對方,讓形勢逼對方就範。

9) 良好的產品知識

10)借助權威

11) 使用反問,不用激辯


說服力的基礎

說服力的過招如用兵,用兵之道,變化萬千,臨陣制宜,存乎一心!要將說服力的種種技巧、招式發揮得淋漓盡致,甚至因應形勢創造新招,最終依然要在思考、邏輯及演譯諸般要素下功夫。

星期五, 3月 20, 2009

政治演員

美國近日最紅的政壇人物,首推共和黨人,現年只有14歲的 Jonathan Krohn。本月他曾接受過紐約時報、美國有線新聞網絡、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傳媒21次訪問,又在電視與主持論政。看過他在 youtube 的訪問及論政,喜歡他的人會覺得他實在是驚為天人,簡直是政壇明日之星;也有人覺得他只是拾人牙慧,所說的有點兒像背稿,更有人叫他先示範為自己縛鞋帶。

本人也看過他的演說,也有點覺得他像在背稿,不斷背一些 key words ,但很懷疑他究竟能了解多少。畢竟美國太需要這些明星,可有發覺超人、神奇女俠、蜘蛛俠、神奇四俠、Rambo 等都是美國籍呢!(蝙蝠俠好像是英國籍,如果有錯請街坊糾正)

星期三, 3月 18, 2009

寂寞女人的死穴

無論是德國或者香港女首富,身邊都有一個其貌不揚的男人,這些男人雖然騎尼,但依然可以捉得住富婆的歡心,當中少不免要耍一耍手段,以下文章可供參考,祝各街坊早日發達:

寂寞女人的死穴

女人真是寂寞的,愈有錢、愈有身份的女人,也許就愈寂寞。她們不比男人,可以花天酒地,「照顧」一個又一個 —— 甚至同時幾個女人。又不比一般師奶,可以上深圳揼骨和享受講價的樂趣。

諗諗吓,有時真係幾同情嗰位「小甜甜」呢!

原來,男人不需要英俊有型,只要懂得溫柔體貼,就有機會點中女人的死穴,俘虜富婆芳心,令她們乖乖獻金。

最近歐洲有一個四十四歲、其貌不揚的瑞士男子史加比 Helg Sgarbi,就被揭發先後向六名富婆欺詐巨金,數目竟以億港元計;若非他貪得無厭,早已優哉游哉,可以豪歎去了。這個被封為「瑞士舞男」Swiss Gigolo 的男子,究竟用些甚麼手段去哄女人呢?

二○○一年,當史加比首次下海時,只送了三枝玫瑰花去蒙地卡羅酒店,就逗得下榻該處的八十三歲女伯爵心花怒放,先後獻上一千二百萬瑞士法郎。

二○○七年,史加比又垂涎德國女首富,坐擁寶馬汽車廠的克拉頓 Susanne Klatten 之家財。在做足資料蒐集後,特地跑去奧地利某溫泉酒店與她「邂逅」於早餐桌前。頭幾天不動聲色,讓她放下戒心,然後就扮作喜歡她手上的書來打開話匣子。

不久,二人迅即發展到兩情相悅,史加比悄悄拍下大量慾照映畫,再編造連篇大話來詐財,很快就勒索得七百萬歐元。如果不是要再索取四千九百萬歐元,克拉頓這個四十六歲的有夫之婦才不會抓破面皮報警,將他繩之於法。

待六年後出獄,史加比會如何?我估計他食髓知味,依舊會施展柔功向富婆騙財。還會有人中計嗎?我認為會,即使明知對方是浪子、是採花賊,女人還是會又天真又傻地,認為自己有本事成為對方最後一個女人,獻身又獻金的。

撰文:梁玳寧
欄名:世事——玳玳茶 / 經濟日報

星期一, 3月 16, 2009

熊市策略

今日木宰羊先生於信報提到熊市策略,以作參考:

1.承擔可計算嘅風險;
2.減少無謂消費;
3.投資前做好功課(鄧普頓爵士响1939年以1萬美元起家,證明淡市機會多);
4.唔好人云亦云;
5.唔好被別的Monkey business所騙,我地要嘅係錢(Money)唔係要馬騮(Monkey)。

好像有點玄及空泛,講了等於無講...........無論牛、熊、羊市都應該這樣做吧。

星期四, 3月 12, 2009

創業檔案 - 特許經營


加盟特許經營店 投資10萬做老闆

經濟不景,舖租回落,減低開舖創業的成本。不過自行創業風險高,以加盟特許經營連鎖店的方式開舖,總公司會為加盟者提供支援,投資額更可低至十多萬,《逆境爭回報》今日就為大家介紹這種另類創業形式。

----------------------------------

˙特許經營是甚麼?
特許經營指由品牌持有人,即總公司授權予加盟者以品牌名義開設專門店,雙方會以結盟形式合作,簽訂加盟合作合同,加盟者需根據合約全權管理分店所有營運,合約期根據租約年期而定,一般為期3年。

全權管理分店營運
大部分可供加盟的特許經營連鎖店,都是與民生需要相關的生意,如食肆及教育中心,以及一些消費額不高的店舖,如影碟租賃店、網吧及沖印店。糖水店「石磨坊」、小食店「Pie & Tart」、沖印店「Kodak Express e-KEX」等,都是以特許經營的形式擴充。

˙開業成本幾多錢?
「創富者」市場總監周騫指出,由於涉及加盟費、行政費、專利費及宣傳費等,加盟特許經營連鎖店的成本或會比自行開設同類型店舖為高。加盟費一般約數萬元,加盟者亦需每個月向總公司支付行政費,行政費一般約佔加盟店總收入的3%,或最少每月5,000元。
至於舖租、裝修、入貨成本等開支,則由加盟者自行承擔,實際所需的開業資金視乎店舖類型、舖面面積,以及店舖位置等因素而定。另外,加盟者於開業前需預留一筆按金。以開設一間網吧為例,未計按金,預算投資額約需40萬。

˙總公司會點幫手?
總公司會向加盟者提供培訓、技術及管理支援,以及市場策劃推廣,例如總公司會於加盟店剛開業時派有經驗的人員到店舖協助營運。
另外,如果加盟者無暇打理店舖,亦可選擇以託管形式加盟,由總公司派員管理店舖,加盟者自己毋須親自打理,但需額外向公司託支付管費。

˙回本期通常幾耐?
由於特許經營涉及加盟費、行政費及專利費等開支,回本期或會比自行開設同類型店舖長。據周騫透露,服務性行業如教育中心,回本期一般約需12至15個月;食肆的回本期一般為15至18個月。

˙開食肆15個月回本
至於需要購置機器才能營運的店舖,如網吧、洗衣店,以及設有座位的餐廳,由於投資額較高,回本期亦相對較長。如資金不多,但又希望以加盟特許經營連鎖店的形式創業,可選擇開設影碟租賃店及教育中心這類投資額較低的店舖。

˙成功例子多唔多?
周騫指,07至08年間由於租金高企,不少店舖都難以達到收支平衡,故在該段時間加盟的店舖失敗率較高。不過根據過往數字,一般情況下有7成以上加盟店能夠完成與總公司簽訂的合同,即並無於合約期內結業,且能於合約期內支付行政費及將店舖利潤維持在合理水平,而僅達到收支平衡的店舖亦有超過1成,至於未能完成與總公司簽訂之合同的加盟者則約佔1成。

----------------------------------

加盟特許經營連鎖店優劣
優勢
˙加盟者可依循一個既有的營商模式去運作,總公司又會向加盟者提供支援,對做生意的新手有很大幫助。
˙品牌如具有一定知名度,其品牌效應有助店舖吸引顧客。
˙由於總公司需要為多間分店集體採購貨品及原料等,入貨時的議價能力自然較高,因此店舖可以較低的成本入貨。
限制
˙需支付加盟費、行政費及專利費等,成本或會比自行開設同類型店舖高。
˙加盟店需依照總公司定下的模式運作,欠缺自由度。如所選品牌的經營策略不夠進取,加盟店亦會受到拖累。

----------------------------------

分期支付開業資金
部分店舖,如網吧、洗衣店等,由於開業前需要以大筆資金購置電腦或機器設備,為減低加盟者的資金負擔,總公司可為有需要的加盟者墊支部分裝修及購置設備的費用,並容許加盟者開業後以分期形式攤還,每個月還款額可低至5千元。
以加盟一間影碟租賃店為例,撇取按金後,開業成本原本需約17萬,如透過分期付款的形式創業,只需6萬。

欄名:逆境理財 [經濟日報]

星期二, 3月 10, 2009

蔡太3大投資原則

中潤證券主席蔡太3大投資原則

1 相信自己經驗
他人的觀點未必能反映事實的真相,例如證券行或會因為希望增加佣金收入而鼓勵投資者入市。投資者應相信自己的判斷及經驗,其他人的看法只能用作參考。

2 止蝕保留彈藥
虧損時應盡快止蝕離場,只有保留彈藥,才能待市況好轉後把握新的投資機會。

3 不要借錢投資
只用自己的錢投資,即使虧損再多,亦不致「輸不起」淪為負資產。

系列名:逆境理財 (經濟日報)

星期六, 3月 07, 2009

創業檔案 - 賣燒餅

看罷這些個案,發覺創業失敗率確實不低,很多人總覺得創業比炒股風險低,而且又不用受老闆氣,但有時做生意並不如想像中的容易,更重要的是並不如股票般容易止蝕。創業前務必好好計劃,否則連老豆的棺材本也輸掉著實不好過。

(1) 武 大 郎
開 業 資 料 ( 02/06 )
*租 金 : $156,000
裝 修 : $150,000
生 財 工 具 : $55,000
雜 費 : $30,000
總 投 資 : $391,000
* 兩 個 月 按 金 , 一 個 月 上 期

營 業 資 料 ( 01/09 )
營 業 額 : $300,000
租 金 : $60,000
人 工 : $60,000
食 物 成 本 : $102,000
雜 費 : $8,000
盈 利 : $70,000

街 坊 店 主 的 話
登 打 士 街 一 向 人 流 暢 旺 , 大 部 分 食 肆 都 能 在 這 條 食 街 搵 到 「 第 一 桶 金 」 , 業 主 不 愁 無 租 客 。 不 過 租 金 因 此 幾 何 級 數 上 升 , 不 少 租 客 要 硬 食 租 金 , 做 得 掂 就 留 , 覺 得 「 冇 肉 食 」 就 Out 。 街 坊 店 主 對 此 都 意 見 紛 紜 :

(2) 輕 鬆 飲  
現 況 : 開 業 1 年 半
租 金 : $59,000  
盈 利 : $100,000
租 約 半 年 後 到 期 , 到 時 睇 業 主 會 加 幾 多 ; 我 都 搵 緊 鋪 開 分 店 , 會 揀 番 旺 角 區 。

(3) 阿 媽 豆 腐 花
現 況 : 頂 租 3 個 月 後 撤 離
租 金 : $56,000  
盈 利 : $40,000

我 上 手 檔 煎 釀 三 寶 做 唔 掂 , 我 頂 租 三 個 月 , 都 賺 到 四 萬 零 蚊 , 不 過 再 簽 租 約 就 要 六 萬 八 千 元 , 每 月 賺 得 兩 、 三 萬 , 不 如 轉 搵 新 界 地 鋪 。

(4) 椰 汁 大 皇  
現 況 : 開 店 2 個 月 ( 店 鋪 前 身 : 阿 媽 豆 腐 花 )
租 金 : $70,000  
盈 利 : $40,000

仲 係 試 業 階 段 , 會 睇 一 年 生 意 概 況 先 決 定 去 留 , 呢 條 街 係 後 生 仔 多 , 佢 可 能 鍾 意 飲 奶 茶 , 少 飲 椰 汁 , 不 過 我 都 有 捧 場 客 , 再 睇 先 啦 !

(5) Happy Lemon
現 況 : 開 業 2 年 後 撤 離
租 金 : $74,000  
盈 利 : 平 手

地 鋪 租 金 太 貴 , 同 類 競 爭 又 大 , 之 前 間 鋪 加 埋 租 都 只 係 打 個 和 , 而 家 我 已 轉 去 搵 商 場 鋪 。 商 場 對 同 類 食 肆 入 場 會 有 限 制 , 無 咁 大 競 爭 , 好 似 我 APM 商 場 間 鋪 , 租 金 四 萬 元 , 我 而 家 都 有 八 萬 蚊 賺 !

(6) 愛 爾 蘭 瘋 薯  
現 況 : 開 業 4 個 月 ( 店 鋪 前 身 : Happy Lemon )
租 金 : $80,000  
盈 利 : $100,000

呢 條 街 好 旺 , 又 多 後 生 仔 , 客 路 我 , 而 家 都 有 十 萬 蚊 賺 , 幾 貴 租 都 值 !

(摘自壹週)

創業檔案 - 賣西湯

金融才女賣西湯 Home Feel吸客

3年多前,移居香港的葉敬思看中香港中西文化滙聚的優勢,決定為這裏引入西湯文化,創立Soup Sense。由主攻速遞到兼營大型超級市場銷售點,葉敬思發現原來要推行飲食文化不易:「在香港,即使在不同地區,人們想吃的東西都不同。」金融海嘯影響下,微挫生意額,但她仍堅持要做下去,滿腔熱誠源自對西湯的熱愛。

創業意念源於巧手母親
葉敬思在加拿大土生土長,幾年前和丈夫一同移居香港。曾於多倫多羅兵咸會計師樓及紐約JP Morgan任職的她,一心尋找更靈活的工作。結果,個人的飲食經歷成就了Soup Sense。她坦言強項不是煮食,不過她明白當中每一個步驟都能增添美味:「小時候幫忙弄蘋果批,焗好後雖然很香,但要忍着不能偷吃,要放涼,塗上糖漿,再焗20分鐘。母親教我,任何一個步驟出錯也會破壞了美味。」食物教她想起溫馨的兒時回憶,同樣「家庭製」亦是Soup Sense的主題,材料強調不落味精:「湯底如雞湯、魚湯,要熬數個小時,材料要新鮮、處理合宜才叫好。」現時廠房共有8個廚師,全都曾於西餐館工作。除了人力資源管理及行政外,她亦兼任味道顧問,不時探索新口味及顧客的要求。以中式酸辣湯為例,有外國客人留言,說味道不像唐人街貨色。調查過後,發現原來是少了黑木耳:「其實不同的食物配搭,能引發千變萬化的味道。平凡的粟米湯,加了蒔蘿,又是另一番風味。」平凡、多變、好味,都是「家庭製」的主要元素。

以湯代餐 推廣西湯文化
葉敬思指出,港人之所以難接受西湯文化,全因普遍餐廳都沒有獨立的西湯餐單。「茶餐廳是隨餐附送西湯,不過是附屬品,宣揚不了西湯文化。」她謂,要香港人將西湯「獨立」出來,首先要他們接受「以湯代餐」:「別小看一盒小小的西湯,其營養價值及果腹度可相等於一份正餐。」有別於近年發展不俗的中湯市場,西湯文化較難普及。「港人深明中湯價值在於烹調時間長、用料多也貴,相對之下較願意購買。」她指出,香港人未明白西湯到底貴在哪裏,未能掏腰包購買也屬正常。但她始終相信,需求會慢慢建立起來:「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是發展多元飲食文化的最佳市場。作為西湯文化的先鋒,只要堅持下去,真材實料、多選擇和夠正宗,始終有天會獲得客人欣賞和接受。」

口味地區化 新界區難推行
3月初,葉敬思結束了一田百貨內的Soup Sense銷售點,原因是西湯始終未能融入沙田區。她解釋,在客觀環境上,一田是很好的銷售點,裝潢整潔、路綫高檔,專走中產客路。不過,問題出於習慣:「這次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地區直接影響人們對食物的偏好。」她本來預算沙田住宅區不乏中環上班族,理應會較容易接受西湯文化:「但偏偏他們回到沙田的消費習慣就改變了。」
到目前為止,Soup Sense的主要客源來自港島區,其速遞範圍和3個超市銷售點都在這裏,主攻外國人及上班族。

金融海嘯讓百業受災,本來08年尾時生意額逆市增長的Soup Sense,2月時已微微下跌。葉敬思推測是因為有小部分金融界熟客被裁:「年底生意多了,原因是客人的工作忙碌,無暇出外用膳。但後來少了客人光顧,大概不是為了省錢,而是丟了飯碗。結果少了人在辦公室用餐,間接影響生意。」現在她正重整銷售策略,準備迎接海嘯下一波的衝擊。
----------------------------------
開業檔案:Soup Sense
租金:$30,000 器具設備:$500,000
雜項:$10,000 合共:$540,000
----------------------------------

創業名家教路
創富者市場總監及創辦人周騫
局限:香港理想銷售點較少
有別於日本,同類型高價產品在香港較難找到合適的位置銷售。Soup Sense基本銷售點如金鐘、灣仔等都選擇恰當,因那些地區的平均消費都較高。另外,淺水灣、山頂、SOHO區、ThreeSixty或部分鐵路站都是可增設銷售點、門市的地方。

撰文:程安怡
欄名:Career
系列名:逆市創業系列(4) - 經濟日報

金融危機4部曲

<貨幣戰爭> 一書的作者宋鴻兵曾提出金融危機四部曲,現在趁著匯控及道指齊齊創出近年新低,和各位街坊重溫一下,所謂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

金融危機四部曲:
第一階段:兩房次按地震
從2007年2月至2008年8月,美國房地美、房利美陷破產邊緣,難以為繼。

第二階段:海嘯三倍高浪
從2008年6月至2009年上半年,規模達62萬億美元的CDS市場發生違約危機;如果說金融海嘯第一波浪高60米的話,第二波會達180米,直接損失是第一波的3倍。

第三階段:利率火山爆發
信貸全面緊縮造成長期貸款利率飄升,進而引發規模將近600萬億美元的利率掉期市場出現危機。

第四階段:美元陷冰河期
這時全球美元資產將出現信心危機,從而動搖美元世界儲備貨幣的地位。

而第二波的出現有3大預兆,包括道指單日跌幅達400點、企業債券違約率急升,以及美國大型對沖基金及保險公司倒閉潮再現。

解決方法
宋鴻兵提出「三三制」,即投資外匯、人民幣資產及黃金。

星期三, 3月 04, 2009

另類指標分析滙控

這兩天全城的熱門話題相信是匯豐股東供不供股,有人覺得28港元好抵供,唔跟又好唔抵。其實供不供股主要看對公司的前景有無信心,但看完其全年業績後,相信2009年會比2008年更糟糕,現在估底似乎言之尚早。今天信報便提到法興策略師James Montier去年提出了一個另類指標作分析,就是利用市值/存款比率分析銀行股價是否見底。這指標可粗略當作一個「unleveraged balance sheet valuation measure」。參考九十年代初英國曾出現的樓市危機,那時巴克萊及RBS的市值/存款比率曾跌到3至4%,股價才見底回升。 而套用這標準,目前 RBS 的比率更跌至1.4%。 滙控在宣布供股前的市值/存款比率為7至8%。若此比率下降至3至4%,意味滙控股價相比上周五收市還要下調大約50%,與供股折讓相若。但在現時環球金融危機(及去槓桿化)比九十年代初英國的樓市危機更嚴峻的情況下,此比率下調的幅度理應更大。

如果大家有留意花旗及美國銀行的話,相信應該會對匯控有一點介心吧,還是保守一點好。

星期日, 3月 01, 2009

巴菲特承認去年投資錯誤

金融海嘯確實令許多價值投資者墮入價值陷阱,股神巴菲特之旗艦巴郡去年業績便大倒退,而每股帳面值更加下跌9.6%,為1965年自他接手後以來最差,連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去年投資有所失誤。反觀大鱷索羅斯的量子基金於2008年便有10%之正回報,所以有時投資不能像信仰一樣,盲目相信過去成功的模式或單一投資心法,而需要就環境的改變而在策略上作出相應的轉變。

巴郡2008的年報
http://online.wsj.com/public/resources/documents/WSJ-20090228-berkshireletter.pdf

巴郡盈利跌62% [明報]
2009年2月28日
美國「股神」巴菲特公布巴郡去年業績,盈利下跌62%,有約49.9億美元,較預期為差。
巴郡公布,由於投資及衍生工具有75億美元的虧損,令去年業績跌62%,每股盈利只有3224美元,較市場預期為差。

巴菲特承認去年投資錯誤 [明報]
2009年2月28日
美國「股神」巴菲特承認,去年購買大量能源公司Conoco Phillips的股票,是其中一個主要投資錯誤。巴菲特在給股東的信中表示,他在去年油價高峰時,增至Conoco Phillips的股票,由2007年的1750萬股,增至2008年尾的8490萬股,沒有預計能源價格大幅下跌,令股東損失數十億美元。另外,巴菲特表示,他亦投資了2.44億美元於愛爾蘭兩間銀行,他當時認為股價廉宜,但現時股價只值2700萬美元。

Berkshire Hathaway Reports Worst Year Ever [華爾街日報]
Investment
Mr. Buffett conceded in his letter that he "did some dumb things" in the past year, such as boosting the company's holdings of the oil giant ConocoPhillips when oil prices were near their peak. Since then, oil prices have tumbled and shares of ConocoPhillips and many other energy outfits are down sharply. Mr. Buffett said he believes "odds are good that oil sells far higher in the future than the current $40 to $50 price. But so far I have been dead wrong."

He also said he made a $244 million investment in two Irish banks "that appeared cheap." At year-end, Berkshire wrote the holdings down to their market value of $27 million, an 89% loss on the investment.

The letter also provided new details on some moves Mr. Buffett made in late 2008 as the credit crisis worsened. Berkshire invested $14.5 billion in fixed-income securities from companies such as General Electric Co. and from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To fund the purchases, the letter says, he sold part of his holdings in Johnson & Johnson and Procter & Gamble Co.--"holdings I would have preferred to keep," he said.
In late September, he agreed to buy $5 billion of perpetual preferred stock with a 10% yield from Goldman Sachs, which was reeling after the collapse of 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Berkshire also received warrants to purchase Goldman common stock at $115 a share. While the vote of confidence in Goldman by the savvy investor temporarily helped stabilize the bank's share price at around $120, since then Goldman's stock has wilted to well below $100.
In October, Mr. Buffett agreed to invest $3 billion, and potentially as much as $6 billion, in General Electric preferred shares, which also sport a 10% yield. Friday, GE said it would slash its quarterly stock dividend by more than two-thirds to 10 cents a share, letting the company salt away about $9 billion a year. The move doesn't have an impact on Mr. Buffett's preferred holdings, how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