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月 28, 2009

富人和窮人的12個經典差異

1.自我認知

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

富人:骨子裏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強烈的賺錢意識,這已是他血液裏的東西,他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

2.休閒

窮人:在家看電視,為肥皂劇的劇情感動得痛哭流涕,還要仿照電視裏的時尚打扮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場,即使打高爾夫球也不忘帶著項目合同。

3.交際圈子

窮人:喜歡走窮親戚,窮人的圈子大多是窮人,也排斥與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態成了窮人的心態,思維成了窮人的思維,做出來的事也就是窮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談論著打折商品,交流著節約技巧,雖然有利於訓練生存能力,但你的眼界也就漸漸囿於這樣的瑣事,而將雄心壯志消磨掉了。

富人:最喜歡交那種對自己有幫助,能提升自己各種能力的朋友。不純粹放任自己僅以個人喜好交朋友。

4.學習

窮人:學手藝。

富人:學管理。

5.時間

窮人:一個享受充裕時間的人不可能掙大錢,要想悠閒輕鬆就會失去更多掙錢的機會。窮人的時間不值錢的,有時甚至多餘,不知道怎麼打發,怎麼混起來才不煩。如果你可以因為買一斤白菜多花了一毛錢而氣惱不已,卻不為虛度一天而心痛,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

富人:一個人無論以何種方式掙錢,也無論錢掙得是多是少,都必須經過時間的積澱。富人的玩也是一種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閑,閑在身體,修身養性,以利再戰,腦袋一刻也沒有閑著;窮人的閑,閑在思想,他手腳都在忙,忙著去麻將桌上多摸幾把。

6.歸屬感

窮人:是顆螺絲釘。窮人因為自身的卑微,缺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從屬並依賴於一個團體。於是他們以這個團體的標準為自己的標準,讓自己的一切合乎規範,為團體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遷徙。對於窮人來說,在一個著名的企業裏穩定地工作幾十年,由實習生一直幹到高級主管,那簡直是美妙得不能再美妙的理想了。

富人:那些團體的領導者通常都是富人,他們總是一方面向窮人灌輸: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你不從屬於自己這個團體,你就什麼都不是,一文不名。但另一方面,他們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招兵買馬,培養新人,以便隨時可以把你替換。

7.投資及對待財富

窮人:經典觀點就是少用就等於多賺。比如開一家麵館,收益率是100%,投入2萬,一年就淨賺2萬,對窮人來說很不錯了。窮人即使有錢,也捨不得拿出來,即使終於下定決心投資,也不願冒風險,最終還是走不出那一步。窮人最津津樂道的就是雞生蛋,蛋生雞,一本萬利……但是建築在一隻母雞身上的希望,畢竟是那樣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發點是萬本萬利。同樣的開麵館,富人們會想,一家麵館承載的資本只有2萬,如果有1億資金,豈不是要開5000家麵館?要一個一個管理好,大老闆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頭髮呀?還不如投資賓館,一個賓館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資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來也有2000萬利潤啊!

8.激情

能不能幹成大事,首先要看有沒有激情

窮人:沒有激情。他總是按部就班,很難出大錯,也絕不會做最好。沒有激情就無法興奮,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窮人不能說沒有激情,但他的激情總是消耗在太具體的事情上;上司表揚了,他會激動;商店打折了,他會激動;電視裏破鏡重圓了,他的眼淚一串一串往下流,窮人有的只是一種情緒。

富人:"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有這樣的激情,窮人終將不是窮人!激情是一種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徵,有了激情,才有了靈感的火花,才有了鮮明的個性,才有了人際關係中的強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決問題的魅力和方法。

9.自信

窮人:窮人的自信要通過武裝到牙齒,要通過一身高級名牌的穿戴和豪華的配飾才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自信,窮人的自信往往不是發自內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誠在談到他的經營秘訣時說:"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光景好時,決不過分樂觀;光景不好時,也不過度悲觀"。其實就是一種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確的決定。  

10.習慣

窮人:有個故事,一個富人送給窮人一頭牛。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很難。窮人於是把牛賣了,買了幾隻羊,吃了一隻,剩下的來生小羊。可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窮人又把羊賣了,買成雞。想讓雞生蛋賺錢為生,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最後窮人把雞也殺了,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了。這就是窮人的習慣。

富人:據一個投資專家說,富人成功秘訣就是:沒錢時,不管多困難,也不要動用投資和積蓄,壓力使你找到賺錢的新方法,幫你還清帳單。這是個好習慣。性格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成功。

11.上網路

窮人:上網聊天。窮人聊天,一是窮人時間多,二是窮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閑著。富人講究榮辱不驚,溫柔敦厚,那叫涵養,有涵養才能樹大根深。窮人就顧不了那麼多,成天受著別人的白眼,渾身沾滿了雞毛蒜皮,多少窩囊氣啊,說說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上網找投資機會。富人上網,更多的是利用網路的低成本高效率,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和項目,把便利運用到自己的生意中來。  

12.消費花錢

窮人:買名牌是為了體驗滿足感,最喜歡試驗剛出來的流行時尚產品,相信貴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買名牌是為了節省挑選細節的時間,與消費品的售價相比,他們更在乎產品的品質,比如會買15元的純棉T恤,也不會買昂貴的萊卡製品。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jerry0080/article?mid=556

星期五, 2月 27, 2009

煎釀三寶

花旗國大哥大老班馬剛剛公怖了2010年度的預算案,華爾街日報就用 "Rosy's back" 來形容它,因它預計2009年美國GDP會收縮 1.2%,但在2010年及2011年便會回復增長3.2%及4%。這個結果完全基於高增長及低通脹的假設,但花旗國不斷印銀紙,似乎相反低增長及高通脹機會大D噃。姑勿論它準不準,大摩又有新投資建議,信不信由你:

策略建議︰大摩應市3大策略 (摘自經濟日報)
大摩的首席美國經濟學家Richard Berner評估,美國經濟於2010年復甦之可能性大,如此中國股市將實現U形反彈。在等候經濟復甦期間,建議於2009至2010年可運用以下三法應市。

一、波幅買賣策略(Volatility trading strategy)
若股市呈U形反彈,買入持有法並不適合。預期市況受政府積極刺激造好,但基本經濟因素變壞對股市構成壓力,好淡因素令今年股市繼續波動。建議不妨在市場極悲觀時買入系統風險系數較高之周期股,到市場有政策推動經濟時沽出套利。據大摩統計,系數較高之周期股如鞍鋼(00347)、中鋁(02600)、江銅(00358)、中煤(01898)及中國建材(03323)等。

二、應付通縮防守策略(Deflation strategy)
發達國家面對經濟衰退,通縮仍是今年主要風險,應付通縮宜採防守策略,提議增持電訊股、燃氣公用股、傳媒股及消費飲料股等。前兩者營業額及盈利波動較少,後兩者不少具名牌優勢,盈利料較穩定。

三、應付復甦策略(Recovery strategy)
大摩認為今年投資不是收成年,而屬播種年。進行長綫投資,收集有潛力之中資股迎接2010年全球經濟復甦。整個經濟復甦周期,各行業改善也有先後之分。初段經濟復甦期,以投資及生產驅動之周期股類如造船、工業、建築物料、油氣煉油、化工、商品、鋼材、碼頭、發電及航運等會率先反彈。衣履鞋類股、零售、汽車、旅遊、酒店、機場及傳媒行業股隨後才復甦。大摩認為交投活躍之炒早期復甦股類為能源及建築物料股,中石化(00386)及中材(03323)。當然,若2010經濟仍深陷衰退,炒經濟復甦概念股風險是有的。因此,大摩也建議吸納專利股如中移動(00941)、中國民航(00696)、中視金橋(00623)等。

星期四, 2月 26, 2009

黑 天 鵝

《 黑 天 鵝 》 作 者 : 安 度 海 嘯 才 算 黑 天 鵝

【 蘋果日報綜合報道】 早 在 07 年 8 月 全 球 信 貸 危 機 突 然 惡 化 前 3 個 月 , 著 名 作 家 塔 雷 伯 ( Nassim Taleb ) 的 著 作 《 黑 天 鵝 》 出 版 , 提 醒 投 資 者 要 及 早 提 防 一 些 看 似 不 可 能 發 生 、 但 總 有 可 能 發 生 的 事 , 日 前 他 又 警 告 , 這 場 金 融 危 機 較 1930 年 代 的 經 濟 大 蕭 條 更 難 處 理 , 部 份 銀 行 更 可 能 被 國 有 化 , 更 直 言 這 場 金 融 海 嘯 不 算 黑 天 鵝 , 「 若 大 家 能 安 然 度 過 這 場 危 機 , 才 算 是 黑 天 鵝 。 」 塔 雷 伯 日 前 接 受 彭 博 電 視 訪 問 時 表 示 , 現 時 的 金 融 體 系 更 為 複 雜 , 加 上 華 爾 街 大 行 過 去 數 年 派 發 豐 厚 花 紅 , 鼓 勵 金 融 從 業 員 忽 視 可 能 出 現 的 損 失 , 而 勇 於 承 擔 風 險 , 這 些 因 素 是 當 前 經 濟 問 題 會 較 1930 年 代 經 濟 萎 縮 更 嚴 重 的 主 因 。

黑 天 鵝 喻 罕 見 而 出 乎 意 料
所 謂 黑 天 鵝 , 是 指 一 些 看 似 不 可 能 , 卻 意 外 發 生 的 事 , 而 其 影 響 亦 相 當 強 大 。 歐 洲 人 在 18 世 紀 前 只 知 所 有 天 鵝 都 是 白 色 , 直 到 發 現 澳 洲 , 才 知 天 鵝 也 有 黑 色 , 遂 引 發 「 任 何 事 都 可 能 」 的 信 念 , 此 後 , 黑 天 鵝 被 喻 為 不 吉 利 的 象 徵 , 其 出 現 意 味 世 界 發 生 劇 變 。

倡 多 持 現 金 或 買 國 庫 券
在 股 市 有 豐 富 操 盤 經 驗 的 塔 雷 伯 , 經 常 以 實 例 說 明 股 市 千 變 萬 化 , 遂 提 醒 投 資 者 要 小 心 , 並 暗 示 人 生 無 常 。 《 黑 天 鵝 》 闡 述 許 多 人 類 歷 史 的 重 大 轉 折 , 都 是 由 完 全 意 想 不 到 的 事 件 所 引 發 。 雖 然 黑 天 鵝 是 指 罕 見 而 出 乎 意 料 的 事 , 但 塔 雷 伯 說 , 這 場 金 融 海 嘯 不 算 是 黑 天 鵝 , 反 而 「 若 大 家 能 安 然 度 過 這 場 危 機 , 才 算 是 黑 天 鵝 」 。 他 稱 , 與 經 濟 大 蕭 條 相 比 , 這 場 金 融 危 機 截 然 不 同 , 需 要 更 落 力 處 理 。 對 於 如 何 應 付 日 漸 複 雜 而 詭 譎 多 變 的 投 資 市 場 , 塔 雷 伯 月 前 接 受 訪 問 時 建 議 , 應 把 大 部 份 ( 約 80% 至 90% ) 資 產 配 置 在 現 金 或 國 庫 券 等 極 為 安 全 的 資 產 上 , 並 把 其 他 資 金 投 入 高 風 險 資 產 , 因 即 使 賺 取 的 利 息 不 足 以 抵 銷 通 脹 , 但 最 終 仍 能 靠 高 風 險 資 產 取 得 較 高 回 報 , 而 不 致 一 敗 塗 地 。

星期三, 2月 25, 2009

心靜才能應變

幾個礦工在深深的地下礦坑中工作,有一天,電路出了問題,所有的礦燈都突然熄滅了,他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幾個人十分驚慌。在漫長而漆黑的地下礦洞中,他們到哪裏去尋找出口呢? 他們互相拉着衣角,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希望能弄清楚方向,但是一點用也沒有。他們走得精疲力竭也沒有看到一絲亮光。

有人開始悲歎,有人開始抱怨。一個老礦工平靜地說:「這個時候我們最需要的是平靜地坐下來想一想。」於是幾個人只好坐下來冥思苦想,一會兒,一個年輕的礦工興奮地說道:「有了,雖然隧道很長,但是現在是冬天,一定有風從出口吹進來,我們安靜地坐下來,根據風的流動方向就可以找到出口。」大家對這做法都表示懷疑,但事到如今也只好試一試。

幾個人各自盤腿坐下,剛開始時心煩意亂,一點感覺也沒有,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他們不知不覺地安靜下來,感覺變得非常敏銳,真的有一絲絲微弱的風輕輕撫在臉上!他們小心翼翼地追尋着風的來處,終於找到了出口。激動與煩躁並不能解決問題,平心靜氣,冷靜下來,仔細思考,往往會較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這個小故事中,礦工們盤腿坐下,剛開始時心煩意亂,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就安靜下來,知覺變得非常敏銳,這正正是禪修打坐的目的。人靜下來了,知覺就會變得敏銳(mindful),思想會變得更清晰,人也因此變得更有智慧。

撰文:李焯芬
欄名:寫意——活在當下 (經濟日報)

大蕭條時期的投資

有專家經常拿今次的金融海嘯與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相比,華爾街日報早前便和芝加哥大學作出一個簡單的研究,假設於1930年1月1日開始投資,應該投資於哪些股份才可以獲厚利。答案會是令人失望,因為由1930年至1932年可謂完全沒有投資避風港,就算是股神巴菲特的師父 Benjamin Graham 也要輸掉六成身家,唯一有正回報的就只有伐木及一些『平價壞習慣』的消費股如香煙、糖等。當然今時不同往日,在今次的金融海嘯中,就有專家推薦有品牌而少負債的公司、非煙草的『平價壞習慣』公司如汽水零食等,及公司債券 (股神巴菲特就買了很多)。 準不準?木宰羊。

(From Wall Street Journal)


1930s Lessons: Brother, Can You Spare a Stock?
By JASON ZWEIG

In the worst of times, which are the best of stocks?




So many readers have emailed me to warn that we are going into another Great Depression that I decided to find out which companies and sectors did best after the Crash of 1929. With the Standard & Poor's 500-stock index down 39% last year and another 8.5% this year, it can't hurt to learn what separated the winners from the losers back then.

The good news is that some stocks and industries did indeed do much better than average. The bad news is that the average was ghastly, and even the best stocks had three rotten years in a row. With the help of the Center for Research in Security Prices, or CRSP,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s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 I sought to answer this question: If you had invested on Jan. 1, 1930, after the crash already had destroyed a third of the stock market's value, where would you have gotten the greatest gains?

The short answer: In 1930, 1931 and 1932, nowhere. There was no real refuge in the storm; even Benjamin Graham, the great value investor, lost 60% over those three years. According to CRSP, only one industry had positive returns from 1930 through 1932: logging. The two stocks in that tiny sector, Diamond Match and Mengel Co., whittled out a cumulative gain of 40% for the three-year period. Diamond turned timber into matchsticks; Mengel made trees into packing materials, primarily for daily necessities like tobacco and soap.

To find a major sector with significantly positive returns, CRSP needed to stretch our measurement period into a fourth year, 1933, when the market finally rebounded partway from its earlier losses by rising a record 54%. Even then, out of 120 industries, only 13 managed to generate gains from 1930 through 1933.

The only clear winner: cheap vices. Among the sectors with positive returns were cigarettes, cigars and tobacco, sugar and confectionery products, and fats and oils, which each gained between 1.6% and 7.5% annually. Those gains were better than they look, because deflation raised their purchasing power by an annual average of more than 6% over this period. It seems there was good money to be made investing in guilty pleasures that people could afford even in the hardest of times: sweets, smokes and fried food.

Of course, some of the industries in the CRSP sample scarcely exist today. It doesn't do us much good to learn that we could have earned a 5.9% annualized return by investing in leather tanning and finishing stocks, for example.

And the agriculture-and-commodity-based economy of the 1920s and 1930s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oday's world. Barrie Wigmore is a retired investment banker at Goldman Sachs Group Inc. whose book "The Crash and Its Aftermath" is an indispensable guide to the stock market during the Depression. He says: "The truth is, we're really in no man's land. We've never been here before. It's much more important to focus on the variables that we really know today without cluttering your mind up with comparisons to the Depression."

What we do know, Mr. Wigmore says, is that consumers and corporations alike will be compelled to deleverage in the years to come. He sees three obvious opportunities.

First would be the shares of great brand-name companies with manageable levels of debt, like Amazon.com, Google, Nikeand United Parcel Service, but only when they are at least as cheap as they were last fall.

Second, you might consider the stocks of firms that enable consumers to indulge in cheap vices. Avoid tobacco companies, which often combine huge legal liabilities with too much leverage, and brewers and distillers, which also tend to carry too much debt. But companies like Costco Wholesale, where consumers can buy snacks and candy by the crate, and PepsiCo, which spews out soda pop and corn chips, might fit the bill.

What if, like me, you keep most of your stock money in index funds? Mr. Wigmore has been diversifying into intermediate-term, investment-grade corporate bonds, which still offer attractive yields relative to Treasury securities. Corporate bonds returned 6.7% a year from 1930 through 1933, a return effectively doubled by deflation over the same period. Even if we dodge another Depression, today's yields on corporate bonds should make them a deal.




星期二, 2月 24, 2009

雷賢達股市3誡律

雷賢達股市3誡律
[明報專訊]

■市場並非與經濟同行,市場總是走在經濟的前頭。所以,當利率到達高峰時(即經濟仍很好),市場便會見頂﹔當利率見底的時候,市場便會到底。 

■投資周期周而復始,投資者應反其道而行之。投資應該是反潮流(Contrarian)的。雷賢達闡述說,在市場最熱的時候,至少要保持二至三成的現金,在市場最低迷的時候,反該把資金盡量投資於股市。 

■當市場走向頂峰時,往往有很多跡象,包括各地央行加息,股票基金充分投資於股票市場,大家用股票來做抵押貸款等。

最新減壓奇招

最新減壓奇招

1. 裝死:找個寧靜環境,一個人躺在一邊把四肢放鬆「裝死」,讓頭部、頸椎至全身的每個關節部位都慢慢下沉,像爛泥一樣。一次裝死10分鐘,每天裝死幾次,可讓壓力得到很大的緩解。方法是從動物身上發現,叫舒爾茨減壓法。

2. Gum Break:東京「第十屆國際行為醫學學術大會」發布的最新心理學研究指出,咀嚼口香糖能減輕焦慮情緒達16.5%,提高警覺度達18.7%,並減輕壓力感達13.3%;特別是同時進行多項工作任務時,咀嚼口香糖能幫助人們提高工作整體表現109%,效果十分顯著。

3. 減壓牆:歐美國家最近流行「減壓牆」的玩意,用塑膠布把牆至地下蓋上,然後讓大家稀釋顏料灌到氣球中,把氣球用力扔向牆壁既可發洩,也可作為塗鴉創作,遊戲後清理塑膠布即可。

[經濟日報]

星期日, 2月 22, 2009

海嘯第二波

歐4國CDS風險溢價再創新高
CMA DataVision的數據顯示,德國、法國、比利時及芬蘭4個歐盟成員國所發行的國債,相關的5年期信貸違約掉期合約(CDS)風險溢價於周五再創新高,分別升至90.4、95.3、153.2及88.8個基點,升幅則介乎5.4至7.8%。CDS為一種保險工具,其溢價愈高,違約風險愈大,以德國現時溢價為90.4作例子,即每1,000萬歐元的德國國債,每年需要繳交9.04萬歐元保費。[經濟日報]

歷史重演

[摘自經濟日報]

1873年蕭條 靠罐頭復甦
隨着金融海嘯的深化,愈來愈多人將今次危機與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比較,反而1873年觸發的另一次蕭條較少人注意,但原來該次危機與今次更相似,同樣出現樓市泡沫爆破及金融危機的病徵,至於當時美國的脫困之道,更叫人意想不到,竟然是靠罐頭!

今昔危機 同歸咎物業按揭
1873年至1879年的蕭條,歷時65個月,較大蕭條更長,故又稱為長蕭條(Long Depression),其間美國的失業率一度高見14%,部分地區如波士頓及紐約更高達25%,而且影響範圍遍及歐美,可算是一次全球性的危機。回到案發現場,其病源竟然與今次非常相似,都是因為一種剛剛出現的金融創新——物業按揭,當時按揭是歐洲銀行大力推動的借貸方式,這種新式借貸的出現,令更多人可以置業,結果令不少歐洲大城市的樓價飈升,如維也納的樓價便在短時間內急升3倍。繁榮景況於1873年告終,維也納交易所於同年5月出現股災,及費城一家銀行倒閉,向當時的過熱經濟大潑冷水,大量壞帳及企業無力還債的事件隨之出現,令歐洲銀行的同業拆息急升。
由於當時的銀行業已很國際化,水緊的歐洲大陸銀行立即要求英國銀行提前償還貸款,令英國銀行又要急急向美國的鋼鐵公司及鐵路公司催債,在一環扣一環下,美國出現信貸緊縮的情況。
鐵路業當時還是新興行業,市場對其增長充滿憧憬,令鐵路公司炙手可熱,成為集資的寵兒,導致大量重複建設及引發惡性競爭,一旦被銀行追債便出現財困,此舉又令鐵路股佔很大比重的美股大瀉。

罐頭革命 鋼鐵農產需求殷
接下來的劇本,已大同小異,信貸緊縮、銀行及企業倒閉及負財富效應,引發通縮及需求下跌,失業急升,大量罷工及騷亂出現。那麼當時美國怎樣走出困局?按里昂證券引述歷史學者的說法,原來也是靠一項創新發明——罐頭食品,這項便宜方便的新產品一推出市場,便行銷全球,刺激起對美國的鋼鐵及農產品的需求,靠出口帶動美國復甦。今次美國衰退已整整1年,其影響已橫掃全球,曙光仍隱而未現,或許我們也需要另一次的「罐頭革命」,例如在綠色能源或生物科技有所突破,才能令經濟早日重生。
撰文:余家輝
欄名:國金札記

星期四, 2月 19, 2009

借庫

787,000,000,000
286,000,000,000
501,000,000,000
1,200,000,000,000

以上天文數字並非男性的精子數目,而是實實在在的金錢數目,花旗國大哥大老班馬於早兩天所簽署的救市方案便達到 787,000,000,000美元,當中包括 286,000,000,000 美元減稅措施,以及501,000,000,000 美元的政府開支。做完這些美國於2009年底的財赤便可以達到1,200,000,000,000 美元,破哂二戰以來的紀錄。

小羊為何無程程提這些數字?

明天紅磡觀音古廟借庫,聽聞最多可借8.8億,少則有3千萬 (不知是何貨幣,可以是港元,或者日元),睇怕老班馬都要總動員來排隊借庫先至得。

止蝕

今次金融海嘯淹沒了不少大小機構,有些老闆更要重投打工仔的生涯。以下的個案得出一些啟示,即使生意再差也好,只要做好現金及資產負債表的管理,情況一定不至於那麼差,就如買錯股票未懂止蝕,後果可以好嚴重,輸了老本可以重新來過,但要負債便較難翻身。

老闆再打工 專業人士失業急升
(明報)2月19日 星期四
【明報專訊】專業人士失業問題漸趨嚴重,政府統計處 按行業分類的最新失業率(08年11月至今年1月)顯示,專業人士的失業率由去年10至12月的1.8%,急升至最新的2.8%,是06年中以來新高,當中不乏工廠倒閉、重回「打工仔」身分的老闆。48歲的衛先生曾在日本 某大學修讀營銷管理,畢業後邊打工邊儲錢,10年前以100萬元作本,與太太合力在內地開設零件加工廠,交貨予日本公司製造影印機、打印機等。過去他和太太平均月入9萬元,直至05年,由於成本不斷上漲,工廠利潤愈來愈少,生意開始走下坡。

海嘯來襲 工廠3周倒閉
去年10月,受金融海嘯衝擊,他的工廠訂單銳減逾半,銀行又不願再借貸,資金周轉困難下,工廠短短兩三星期便倒閉,衛氏夫婦同告失業,工廠更負債超過300萬,加上需供樓和供養兩名子女,衛先生要進行債務重組。工廠結束後,他積極搵工,先後寄出逾50封求職信,但仍未成功。
昨日中午,他到酒店招聘會應徵市場營銷職位,打算做回老本行。他站着等了5個多小時,期待的就是一次面試機會:「1萬元人工已很好,最重要是有穩定工作,發揮自己的專長。」 背着沉重債務負擔,他說不會輕言破產,希望靠雙手掙取生活所需。對於還清債務的年期,他不太確定,「其實都未必還得清」。 「工廠剛結業時很大衝擊,很不習慣,但也要接受事實,我完全適應現在這種生活。」衛先生侃侃而談,似乎不再留戀舊日,「《明報》有空缺嗎?我懂日語,對寫作和財經也有興趣……」他接受訪問時仍在爭取機會。

星期三, 2月 18, 2009

成就

[摘自經濟日報]

衡量一個人的成就,並非一定要用金錢,腰纏萬貫亦可以是過街老鼠、人見人憎,絕無成就可言。例如我外婆,很抱歉,我不知道她有多大,反正七十幾歲一定有。一名普通婦人,難言甚麼成就?未必。

外婆有八名子女,三男五女。在她的年代,子女較多雖然普遍,但八個小孩,最大跟最小的一位相差十七年,除了喜愛小孩,又或缺乏預防措施外,別無其他解釋的理由。 如果養大一名小孩需要四百萬元,八名細路就要三千二百萬元。外公外婆一生人都賺不到這數目,卻有本事將八名子女養大,供書教學,成家立室,做到現代人打死都無膽量敢做的事。現代人打工一份接一份,事業穩步發展,愈走愈專,但一旦有甚麼風吹草動,失去本業,就立刻驚惶失措。以我記憶,外公外婆好像做過各行各業。

外公開過白牌車。究竟甚麼是白牌,我到現在仍一知半解。年輕的小朋友應該從未聽過。他們經營過咖啡檔,印象中多位舅父阿姨都有落場幫手。之後亦有開過報紙檔,我亦間中有幫手睇檔,因此對各份報紙的銷量甚有掌握。沒有專業學歷,要搵食就要靈活變通,乜都做。今日,我們反而自我縛手縛腳,船頭驚鬼船尾驚賊

外婆的最大成就應該是八名子女,長大成人後仍非常孝順。雖說久病無孝子,外婆病倒多時,子女仍輪流照顧。及後醫院臥床,探病時間最高峰圍滿一床,要分批入內。到最後彌留,子女淚流滿面之餘,還講出平常人鮮有開口的感激說話。愛慕之情,真情流露。

相信這是人生最大的成就。雁過留聲有幾人?臨終時有這麼多人在身邊全情關心,必定是在生時以愛對人。世上幾多逆子叛孫,彌留時能人齊送別,是你畢生的成就。外婆,安息。

撰文:方文正
欄名:心情——風華正茂

星期二, 2月 17, 2009

有無作大?

近日一個飲食業大型招聘會中,有人聲稱年薪曾逾百萬元的失業金融人士到場碰運氣,找一份月入低至5千元的工作。本來工作就是無分貴賤,但這個case好像有點唔係咁 make sense。其實賺得到一百萬年薪,交薪俸稅也要十幾萬吧,月薪5千豈非要起碼白做兩年幾兼不吃不喝不住才夠錢交稅?而且做得理財顧問,又不是醫生,無理由能醫不自醫吧!自己有百萬元在手,莫非要找行家幫幫自己理財?係就替他以前的客人慘,難怪有咁多公公婆婆買了雷曼輸身家。如果這個case 是真的,莫非這位仁兄現眼報?


失業率今料續升 銀行業裁員壓力大年薪百萬專才 降價轉飲食業

本港就業市道進一步惡化,港府今日公布最新失業率料難掩升勢,經濟學者預期,失業率將持續上升,其中銀行業最有裁員壓力。昨日一個飲食業大型招聘會中,有年薪曾逾百萬元的失業金融人士到場碰運氣,更有不少海外回流大學生爭崩頭,為的是一份月薪只得7,000多元的酒樓文員工作。

理財顧問失業 「5千元做住先」

自金融海嘯爆發以來,本港失業率已停止跌勢,上月公布的失業率為4.1%,失業人數達14.13萬人。政府今日會公布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份失業率,由於期內有星展銀行裁員,以及受澳門威尼斯人集團停工影響,數千名建造業工人需回流返港,相信令失業率增添上升壓力。為協助求職者搵工,勞工處與香港餐飲聯會一連兩星期合辦招聘會,提供約2,000個飲食業職位。在昨日的招聘會上,其中一名求職者陳先生(化名),曾任職銀行財務策劃及獨立理財顧問,於經濟好景時,年薪曾逾百萬元。奈何受海嘯打擊,他有感行業前景不佳,遂決定轉行,期望找到一份月薪約1萬元的工作;同時眼見就業市道轉差,惟有降低薪金要求:「現時五、六千元都會做住先!」

摘自經濟日報

科斯托蘭尼投資心法

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曾經提出,能牽動股市升跌的最重要因素不外乎資金流向,及投資者的入市情緒。

i.e. 股市趨勢=資金 (流動性) +心理 (樂觀/悲觀)

股市彈升的首要條件便是資金充裕,若市場上沒有充足的資金,無論投資者如何唱好股市,股市也不會上揚(因沒有人有資金買股票)。因此,科老認為資金是牽動股市變化的首要條件。但要令股市大升,除了資金外,還需要投資者心理的配合。

投 資 聖 手   傅 厚 澤 教 睇 市

澳 門 第 一 代 賭 王 傅 氏 家 族 傅 厚 澤 投 資 格 言:

1. 酒 店 只 有 低 潮 時 先 去 買 。

2. 投 資 是 吸 收 經 驗 , 要 記 得 每 個 教 訓 。

3. 投 資 係 要 守 得 , 又 唔 可 以 太 貪 心 ! 切 忌 貪 心 到 盡。

壹 號 頭 條

星期六, 2月 14, 2009

情人節錦囊

怨 男 怨 女   切 忌 大 時 大 節 分 手

【 本 報 訊 】 分 手 不 要 在 情 人 節 。 明 愛 向 晴 軒 調 查 500 名 受 愛 情 問 題 困 擾 的 男 女 發 現 , 逾 四 成 人 是 因 分 手 問 題 而 尋 求 協 助 , 當 中 有 三 成 人 有 自 殘 行 為 或 自 殺 念 頭 。 專 家 提 醒 怨 男 怨 女 , 切 忌 選 擇 在 大 時 大 節 , 例 如 情 人 節 向 另 一 方 提 出 分 手 , 避 免 引 發 愛 情 危 機 。 明 愛 向 晴 軒 去 年 4 月 成 立 「 飛 越 愛 情 輔 導 服 務 」 , 至 去 年 底 共 接 獲 500 宗 求 助 個 案 , 求 助 人 主 要 是 遇 上 戀 愛 問 題 , 受 情 緒 困 擾 而 致 電 要 求 輔 導 。 500 個 求 助 者 中 , 一 半 是 19 至 29 歲 的 成 年 人 。 求 助 者 當 中 有 43.6% 因 分 手 而 求 助 , 40 人 需 接 受 「 愛 情 重 傷 」 輔 導 治 療 小 組 的 跟 進 ; 90% 分 手 後 感 到 寂 寞 、 85% 強 烈 思 念 對 方 、 80% 不 甘 心 及 難 以 集 中 精 神 。 有 31% 情 緒 困 擾 最 嚴 重 的 求 助 者 , 有 自 殘 行 為 及 自 殺 念 頭 。
恐 做 出 損 人 不 利 己 行 為

明 愛 向 晴 軒 督 導 主 任 郭 志 英 說 , 「 情 人 節 、 聖 誕 節 、 新 年 都 係 好 難 忘 記 日 子 」 , 建 議 最 好 不 要 選 擇 在 有 關 時 節 提 出 分 手 , 免 得 對 方 觸 景 傷 情 , 做 出 損 人 不 利 己 的 行 為 , 引 發 愛 情 危 機 。 年 逾 30 歲 的 過 來 人 蘇 珊 , 與 男 友 相 戀 10 年 , 03 年 沙 士 期 間 發 現 他 一 腳 踏 兩 船 , 忍 痛 與 他 分 手 。 痛 過 令 她 學 精 , 隨 後 即 使 遇 上 男 性 追 求 者 , 都 會 看 清 楚 。 她 說 : 「 會 自 己 買 最 靚 朱 古 力 畀 自 己 , 唔 一 定 要 有 男 朋 友 送 禮 物 畀 我 。 」

情 侶 分 手 溫 馨 提 示

‧ 切 忌 在 情 人 節 , 或 具 特 別 意 義 的 日 子 提 出 分 手 , 避 免 刺 激 對 方
‧ 不 可 在 危 險 地 方 談 判 , 以 免 對 方 情 緒 過 激 傷 害 自 己
‧ 分 手 時 不 要 數 落 對 方 的 缺 點
‧ 分 手 後 若 受 情 緒 困 擾 , 要 找 相 關 機 構 或 親 友 傾 訴 開 解
‧ 明 愛 愛 情 求 助 電 話 專 線 : 3161 1222

資 料 來 源 : 向 晴 軒

星期三, 2月 11, 2009

炒 股 炒 到 癲

摘自壹週

個 案 一 ︰ 見 到 車 牌 就 手 震
阿 Ken , 三 十 四 歲 , 地 盤 主 任
炒 過 十 隻 窩 輪 , 細 價 股 包 括 金 匡 企 業 ( 286 ) , 奧 瑪 仕 控 股 ( 959 ) 等
這 天 , 阿 Ken 終 於 輸 掉 全 副 身 家 , 還 欠 下 二 十 萬 元 股 債 , 徹 底 清 倉 !
「 返 屋 企 扭 開 電 視 機 , 有 個 廣 告 彈 出 來 , 話 沉 迷 賭 博 , 等 於 倒 錢 落 海 , 個 刻 個 腦 一 聲 。 呢 個 戒 賭 廣 告 成 日 播 , 以 前 唔 鬼 理 , 而 家 針 拮 到 肉 , 先 至 有 共 鳴 。 」
因 炒 股 患 上 焦 慮 症 的 阿 Ken , 這 天 回 家 前 在 街 上 徘 徊 , 望 到 身 邊 擦 身 而 過 的 車 牌 , 突 然 想 到 他 曾 經 買 過 的 股 票 巴 及 價 位 , 「 857 中 石 油 , 273 威 利 國 際 … … 」 一 堆 數 字 還 不 停 在 腦 海 旋 轉 , 手 不 由 自 主 地 在 空 氣 中 敲 打 , 不 停 抖 顫 。
Ken 其 實 從 小 已 明 白 賭 的 害 處 , 「 父 親 最 鍾 意 賭 排 九 , 屋 企 日 日 呼 朋 喚 友 開 雀 局 , 成 個 賭 場 咁 , 我 身 邊 亦 有 朋 友 因 賭 錢 老 婆 走 佬 。 」


每日按機一百次

阿 Ken 沉 迷 炒 股 時 忙 於 查 看 股 票 機 , 影 響 工 作 。

但 他 沒 想 到 自 己 和 很 多 病 態 股 民 一 樣 , 走 入 絕 路 , 也 是 由 贏 錢 開 始 。
○ 五 年 十 月 , 阿 Ken 捧 三 十 萬 元 積 蓄 出 擊 , 憑 一 個 內 幕 消 息 買 了 銀 建 國 際 ( 171 ) 贏 了 五 十 萬 元 。 他 之 後 又 跟 消 息 將 所 賺 到 的 , 狂 炒 期 指 窩 輪 , 每 日 股 票 機 不 離 手 過 百 次 。 有 次 他 在 地 盤 工 作 , 一 邊 行 一 邊 查 閱 股 票 機 , 失 足 跌 落 一 個 地 洞 , 他 立 即 爬 起 身 , 卻 不 是 檢 查 傷 勢 , 而 是 緊 張 股 票 機 有 沒 有 跌 壞 。 這 一 跤 之 後 , 阿 Ken 開 始 輸 錢 , 「 我 買 個 期 指 輪 , 有 call 有 沽 , 點 知 買 call 個 排 , 指 就 跌 , 買 沽 呢 , 指 就 升 ! 」 有 日 阿 Ken 看 所 買 股 票 不 停 插 水 , 四 時 收 市 後 , 呆 坐 到 晚 上 九 時 , 動 也 不 動 , 像 著 魔 般 的 不 斷 反 問 自 己 : 「 點 解 隻 股 唔 升 , 點 解 我 唔 止 蝕 , 點 解 隻 隻 貨 都 輸 。 」 直 到 太 太 回 家 發 出 開 門 聲 , 他 才 驚 醒 過 來 , 立 即 熄 電 腦 以 免 被 太 太 發 現 他 炒 股 。
一 個 月 後 , 阿 Ken 埋 單 發 現 炒 輪 輸 掉 七 十 萬 , 把 當 初 所 賺 的 全 部 輸 光 , 只 剩 十 萬 。 阿 Ken 還 不 肯 收 手 。 他 深 信 當 時 股 壇 盛 傳 的 一 個 神 話 , 有 個 時 富 証 券 行 經 紀 輸 一 千 萬 後 又 賺 回 一 千 萬 。 結 果 他 再 將 十 萬 買 輪 , 無 幾 耐 又 輸 清 光 , 他 向 銀 行 借 二 十 萬 再 炒 , 結 果 仍 然 輸 淨 , 之 後 就 晚 晚 失 眠 , 焦 慮 症 的 徵 狀 陸 續 出 現 , 「 當 時 全 身 標 晒 冷 汗 , 朝 早 起 身 , 張 床 單 濕 晒 。 」 縱 使 週 末 假 期 休 市 , 他 也 不 願 外 出 , 只 埋 頭 栽 入 股 經 , 面 對 太 太 都 是 默 言 不 語 。

斬 手 指 戒 賭

倒 錢 落 海 的 戒 賭 廣 告 , 令 阿 Ken 清 醒 起 來 。

「 有 日 天 氣 成 三 十 度 , 但 我 就 覺 得 好 凍 好 凍 , 個 心 不 停 度 震 , 抬 頭 望 住 個 天 , 覺 得 有 暈 暈 … … 我 諗 番 起 細 個 阿 爸 日 日 屋 企 賭 排 九 , 家 無 寧 日 景 況 , 我 太 好 勝 , 衝 動 的 性 格 容 易 沉 迷 賭 博 。 」 他 終 於 明 白 自 己 為 何 走 上 不 歸 路 。
為 了 戒 除 股 癮 , 阿 Ken 決 心 向 東 華 三 院 轄 下 的 平 和 坊 戒 賭 中 心 求 助 , 每 星 期 見 輔 導 員 , 首 先 要 學 的 , 是 如 何 和 股 市 「 絕 緣 」 , 「 佢 教 我 cut 屋 企 條 寬 頻 線 , 買 報 紙 丟 掉 財 經 版 。 」
這 些 做 法 講 就 容 易 , 戒 炒 初 期 , 阿 Ken 曾 偷 看 股 市 新 聞 , 心 癮 起 又 想 再 度 入 市 , 太 太 哭 苦 勸 他 : 「 有 錢 還 債 先 , 唔 好 再 炒 。 」 他 感 到 很 痛 苦 。
直 至 有 次 參 加 由 戒 賭 中 心 安 排 的 聚 會 , 與 其 他 求 助 人 士 見 面 , 訴 說 自 身 沉 迷 賭 博 的 影 響 , 「 有 個 參 加 者 無 隻 手 指 , 我 問 佢 點 解 , 佢 話 自 己 過 大 海 賭 輸 錢 , 債 還 幾 年 都 還 唔 晒 , 最 後 斬 手 指 逼 自 己 唔 好 再 賭 。 」 阿 Ken 回 到 家 , 一 想 起 那 個 空 了 一 個 洞 的 手 掌 , 便 感 到 心 寒 , 「 刻 我 下 定 決 心 , 警 惕 自 己 唔 敢 賭 , 以 免 步 佢 後 塵 。 」
三 個 月 後 治 療 開 始 見 效 , 現 時 阿 Ken 重 新 學 習 投 資 , 今 年 六 月 將 部 分 積 蓄 小 額 投 資 中 國 人 壽 , 其 餘 買 基 金 、 保 險 、 存 入 銀 行 等 , 近 期 大 市 波 動 , 阿 Ken 沒 有 再 入 市 , 「 而 家 明 白 , 其 實 賺 一 成 已 好 滿 足 。 」


個 案 二 ︰ 身 斷 六 親

中 大 聯 合 書 院 一 項 調 查 發 現 大 學 生 炒 股 成 風 , 負 責 調 查 的 四 名 大 學 生 認 為 在 學 年 青 人 心 智 未 成 熟 , 難 以 承 受 炒 股 壓 力 。

阿 強 , 23 歲 , 無 業
主 力 炒 國 企 輪
阿 強 已 經 「 病 入 膏 肓 」 , 若 以 癌 症 做 比 喻 , 他 屬 於 第 四 期 , 即 是 末 期 病 人 。
阿 強 的 投 資 之 路 , 是 由 做 金 融 的 父 親 帶 動 。 他 讀 小 學 六 年 級 時 , 父 親 已 帶 他 出 入 證 券 行 , 「 我 阿 爸 好 鍾 意 投 資 , 屋 企 有 好 多 投 資 書 , 佢 成 日 話 , 投 資 要 愈 早 愈 好 , 所 以 要 帶 我 去 見 識 。 」 年 紀 小 小 , 阿 強 已 對 金 魚 缸 不 陌 生 , 讀 中 四 時 已 利 用 父 親 證 券 戶 口 「 試 玩 」 , 「 時 買 都 係 正 股 , 我 第 一 次 贏 錢 , 老 豆 就 讚 我 有 眼 光 , 之 後 就 任 我 主 意 , 佢 話 輸 晒 都 唔 怕 喎 。 」

父 親 打 本 買 股

替 阿 強 做 輔 導 的 東 華 三 院 平 和 坊 主 任 陳 美 璐 指 出 , 病 態 股 民 以 投 資 失 利 做 藉 口 , 到 欠 債 及 身 心 受 損 才 認 知 淪 為 賭 博 性 炒 股 。 ○ 三 年 他 十 八 歲 , 阿 強 的 父 親 打 本 三 萬 元 , 給 他 開 私 人 證 券 戶 口 做 成 年 禮 物 , 「 時 我 仲 讀 緊 高 中 , 一 邊 玩 股 , 一 邊 讀 書 , 炒 股 就 成 為 我 最 大 娛 樂 。 父 母 好 開 通 , 只 係 叫 我 唔 好 咁 沉 迷 。 」 阿 強 手 氣 很 好 , 買 了 幾 隻 中 價 股 都 升 , 但 他 開 始 嫌 買 正 股 賺 得 慢 、 賺 得 少 。 「 一 個 月 都 升 唔 到 一 成 , 我 見 uncle 買 輪 , 一 個 月 就 升 一 倍 。 」 於 是 阿 強 就 將 三 萬 元 全 部 買 輪 , 有 時 重 鎚 買 一 隻 , 有 時 又 分 開 買 幾 隻 , 專 揀 波 幅 較 大 的 來 買 , 結 果 一 年 後 , 他 贏 了 一 百 萬 , 被 朋 友 捧 為 「 《 大 時 代 》 劉 青 雲 翻 版 」 。 「 二 十 歲 仔 身 家 有 一 百 萬 , 唔 係 人 人 都 得 , 有 朋 友 仲 封 我 做 股 神 添 ! 」 他 牙 擦 擦 地 說 。 錢 來 得 實 在 太 快 , 阿 強 沒 心 機 再 讀 書 , 中 七 畢 業 後 求 其 找 了 一 份 月 薪 八 千 的 文 員 工 作 , 整 個 人 完 全 沉 迷 股 市 , 返 工 時 偷 雞 上 網 睇 市 , 每 遇 股 市 有 大 波 動 , 阿 強 索 性 請 病 假 , 「 要 實 邊 隻 輪 掂 , 總 之 就 要 快 。 」 父 母 開 始 覺 得 不 對 勁 , 但 想 勸 止 已 經 太 遲 , 「 阿 媽 日 哦 夜 哦 , 連 阿 爸 都 教 訓 我 , 話 我 炒 輪 太 狼 , 我 心 諗 , 當 初 又 係 你 話 投 資 好 , 我 而 家 賺 錢 仲 多 過 你 啦 , 後 來 嫌 佢 麻 煩 , 自 己 索 性 搬 開 , 在 外 邊 租 房 住 。 」

「 股 神 」 輸 光 一 百 萬

斷 六 親 之 後 , 阿 強 更 索 性 辭 職 , 無 拘 無 束 身 炒 股 , 終 於 大 禍 臨 頭 。 炒 輪 注 碼 愈 來 愈 大 , 幾 十 萬 買 一 隻 高 風 險 窩 輪 也 不 手 軟 , 結 果 一 百 萬 身 家 不 足 一 年 便 輸 清 , 還 倒 欠 十 五 萬 元 卡 數 。 「 排 消 息 好 唔 準 , 日 夜 睇 住 個 市 , 每 日 幾 多 個 鐘 唔 知 , 一 日 一 餐 飯 就 算 , 最 後 搞 到 要 向 朋 友 借 錢 , 佢 見 到 我 搞 成 咁 , 都 嚇 一 跳 。 」 朋 友 幫 阿 強 捱 了 最 差 的 日 子 , 但 昔 日 「 賭 神 」 形 象 已 蕩 然 無 存 , 經 不 起 輸 錢 又 冇 面 的 打 擊 , 阿 強 開 始 覺 得 , 玩 股 票 原 來 很 累 人 。 有 次 走 在 街 上 , 阿 強 望 到 一 隻 麻 雀 在 空 中 飛 過 , 猛 然 省 悟 自 已 一 直 被 股 票 困 住 , 其 實 並 不 自 由 , 於 是 經 朋 友 介 紹 , 向 東 華 三 院 平 和 坊 尋 求 戒 賭 輔 助 。 輔 導 員 吳 小 姐 透 過 心 理 輔 導 , 向 阿 強 分 析 利 弊 , 但 就 嘆 說 要 他 徹 底 戒 掉 炒 股 , 仍 然 困 難 , 「 其 實 阿 強 好 想 戒 股 , 但 年 青 人 定 力 唔 係 咁 夠 , 佢 舊 年 曾 報 公 開 大 學 讀 番 書 , 上 了 兩 個 星 期 學 , 個 心 癮 又 , 忍 唔 住 返 屋 企 上 網 炒 。 」 繼 續 浮 沉 股 海 的 阿 強 , 連 家 人 也 不 知 他 的 行 蹤 , 他 更 嫌 打 工 受 氣 薪 金 少 , 至 今 仍 然 無 業 , 「 佢 阿 爸 梗 係 好 擔 心 個 仔 啦 , 其 實 佢 到 而 家 都 唔 明 , 個 仔 點 解 會 搞 成 咁 。 」

個 案 三 ︰ 炒 到 高 血 壓

蘇 先 生 , 55 歲 , 退 休 人 士 主 力 玩 國 企 輪 , 正 股 包 括 中 海 集 運 ( 2866 ) , 哈 爾 濱 動 力 ( 1133 ) 等 每 逢 大 市 大 上 大 落 , 蘇 先 生 打 躉 的 耀 才 證 券 行 , 就 成 為 各 大 電 視 台 爭 相 訪 問 股 民 心 聲 的 地 方 , 而 無 論 股 市 升 跌 , 蘇 先 生 都 會 勇 字 當 頭 地 說 : 「 個 市 冇 問 題 ! 」 自 稱 經 歷 過 三 次 金 融 風 暴 , 十 八 歲 開 始 玩 股 票 , 見 慣 風 雨 的 的 蘇 先 生 , 可 謂 「 縱 橫 股 壇 」 , 但 這 名 「 老 手 」 , 從 來 都 是 損 手 的 多 , 而 且 更 因 為 炒 股 , 患 上 血 壓 高 及 糖 尿 。 精 神 科 專 科 醫 生 葉 恩 明 便 說 , 全 職 炒 股 的 人 , 經 常 壓 力 過 大 , 會 導 致 精 神 緊 張 , 引 發 一 連 串 毛 病 , 「 最 常 見 是 內 分 泌 失 調 , 誘 發 心 臟 病 、 血 壓 高 、 腸 胃 病 、 偏 頭 痛 、 腰 肩 背 痛 、 免 疫 系 統 出 現 問 題 , 人 會 易 患 感 冒 , 引 發 生 理 異 常 , 出 現 氣 促 , 心 跳 加 速 、 頭 痛 、 胃 痛 、 手 震 、 失 眠 、 冒 冷 汗 、 食 慾 不 振 、 情 緒 易 波 動 等 焦 慮 症 徵 狀 , 若 不 接 受 治 療 , 會 導 致 抑 鬱 症 。 」 記 者 採 訪 當 天 , 蘇 先 生 就 在 證 券 行 邊 食 血 壓 藥 , 邊 目 不 轉 睛 盯 實 個 市 。 這 天 一 開 市 就 跌 了 一 千 點 , 蘇 先 生 買 的 國 企 , 都 跌 得 慘 烈 , 「 494 再 沽 一 萬 , 3988 沽 一 萬 , 我 而 家 蝕 幾 多 錢 , 唔 知 喎 , 我 唔 睇 數 目 。 」 但 蘇 先 生 堅 稱 不 覺 得 自 己 有 「 病 」 , 今 年 他 見 國 企 股 起 動 , 心 癮 又 起 , 「 到 價 咪 玩 ( 窩 輪 ) , 好 似 呢 幾 日 大 跌 市 , 我 無 輪 手 。 只 要 小 心 謹 慎 , 炒 股 可 以 將 自 己 資 產 擴 大 , 高 血 壓 唔 會 影 響 我 炒 股 ! 」 蘇 先 生 邊 說 邊 把 第 二 粒 血 壓 藥 骨 一 聲 吞 落 肚 。 葉 恩 明 醫 生 便 說 , 炒 股 較 其 他 賭 博 , 更 易 誘 發 焦 慮 及 抑 鬱 病 , 「 賭 波 人 , 場 波 打 完 就 無 得 賭 , 但 股 市 就 無 得 停 , 今 日 個 市 收 , 輸 了 錢 唔 係 即 刻 找 數 , 兩 日 後 才 結 算 , 於 是 唔 識 收 手 的 股 民 第 二 日 股 市 開 市 又 再 買 賣 追 擊 , 如 是 者 不 停 出 出 入 入 個 市 , 個 腦 不 停 做 決 定 , 成 為 無 休 止 的 環 境 壓 力 。 」


反 對 讀 書 買 股 票

精 神 科 醫 生 葉 恩 明 指 出 , 情 緒 脆 弱 的 人 容 易 受 股 市 波 動 影 響 , 引 致 焦 慮 症 及 抑 鬱 病 。
城 大 商 學 院 管 理 科 學 系 副 教 授 曾 淵 滄 博 士 反 對 年 青 人 讀 書 時 期 投 資 股 票 , 他 說 : 「 股 票 買 賣 需 要 很 高 的 EQ , 心 智 未 成 熟 的 年 青 人 未 能 承 受 跌 市 輸 錢 的 壓 力 , 贏 錢 心 雄 就 會 荒 廢 學 業 。 」 但 他 就 讚 成 從 模 擬 股 市 遊 戲 教 授 學 生 了 解 經 濟 學 , 分 析 股 市 , 他 亦 用 模 擬 遊 戲 教 讀 中 學 的 子 女 有 關 股 市 的 移 動 平 均 線 理 論 , 讓 他 們 明 白 股 市 不 是 盲 目 買 賣 。
合 作 投 資 較 穩 陣

輝 立 證 券 董 事 黃 瑋 傑 認 為 只 要 股 民 理 性 投 資 , 情 緒 就 不 會 受 股 市 波 動 影 響 。
輝 立 證 券 董 事 黃 瑋 傑 指 出 , 病 態 股 民 的 共 通 點 是 沒 有 風 險 管 理 的 意 識 , 存 在 賭 大 細 , 靠 運 氣 的 賭 博 心 態 , 情 緒 容 易 受 股 市 升 跌 影 響 。 他 強 調 理 性 的 股 票 投 資 , 是 買 賣 股 票 前 做 足 功 課 , 包 括 看 公 司 的 季 度 業 績 , 有 關 的 業 務 發 展 等 , 才 能 掌 握 購 入 的 股 票 價 值 , 「 咁 樣 買 股 先 會 有 信 心 , 即 使 因 大 市 短 期 影 響 股 價 波 動 都 能 處 之 泰 然 。 好 似 股 神 畢 菲 特 投 資 中 石 油 , 佢 知 道 中 石 油 本 身 價 值 係 幾 多 , 唔 會 因 為 短 期 股 價 波 動 而 唔 。 」 他 又 說 可 效 法 美 國 流 行 的 Investment Clubs 投 資 者 俱 樂 部 的 做 法 , 以 四 人 或 五 人 合 作 投 資 , 聚 集 大 家 智 慧 客 觀 分 析 股 市 形 勢 , 分 擔 憂 慮 及 風 險 , 美 國 曾 有 不 少 退 休 太 太 組 成 的 Investment Clubs , 投 資 股 票 回 報 率 高 過 專 業 的 基 金 經 理 。 如 果 想 玩 窩 輪 , 黃 瑋 傑 說 要 適 可 而 止 , 「 投 放 股 票 的 資 金 一 至 兩 成 就 好 , 千 祈 不 要 胡 亂 將 六 七 成 身 家 身 炒 , 輪 價 跌 兩 成 或 以 上 要 立 即 止 蝕 。 」

做好這份工

經常有人說(包括曾特首)要做好呢份工,但大部份人有沒有想過做好份工後跟住點?以下位葉先生夠專業掛,為何會搞到50歲人還要為一萬幾千生活費而憂心?

大家不妨抽空想一想,思考一下怎樣能去令自己辛苦了大半生後,活得有少許尊嚴,不須要為錢或份工而憂心。無標準答案,自己想想吧。

工作30年 月薪減剩1萬
2009年2月11日
【明報專訊】50歲的葉先生,在電盈機房接線部門工作逾30年,2002年前月薪同樣有1.7萬元,但轉為外判工後,薪金便不斷被削,現時只剩1萬元,「我要供女兒讀大學,每月學費雜費共5000元,還要花4000元供樓,負擔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