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近來無聊,開始看一些平時少看的書,近來就買了本簡述易經的書,剛巧今天經濟日報有提及,都好似好有道理。但點樣apply,就有時都幾主觀,聽聞中文大學的MBA課程也有周易,我諗有D用卦。
[經濟日報]
還是靠自己
筆者平時多看國內的電視,原因是國內電視有較多的知識性節目,上周就看過了一位學者談《周易》的節目,雖只是短短的一句鐘節目,就使我有興趣找出《周易》的書來看看,從而有資料寫此文。
不少人有誤解,以為占卜、求籤是迷信,因為「條命」天定,那還用甚麼努力?事實並非如是。
《系辭上傳》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這是謂真正神明的是人,是人的智慧的識見,真正可信的,是人的誠實德行。用更簡單的話講,如果籤文謂,求籤者會發達,並不是謂求籤者坐着不動也可發達,他起碼要去買張六合彩。但更好的,是努力工作,因為買六合彩是心存僥倖,是橫財;努力工作,是正財,橫財與正財之間,當然是正財可以長搵長有,因這是德行之財。
無論籤文是上、是中、是下,都只是個訓示,求籤者還應依這訓示去求趨吉避凶之道,這便是《周易》所謂的︰位、時、機、斷。
【位】︰了解處境
位:傳統講位,是指一言一行,不能錯位;一舉一動,不可越位,這是古之天尊地卑、乾坤定位的理論。但筆者較認為,位可以看成是處境,先了解自己所處是逆境、順境,及周遭環境,明白大氣候與小氣候。
明白了處境之後,就可以候時而動。
【時】:應行則行
時:是指今時,切合時宜,應止則止,應行則行。「時宜」是外因,不依從個人意願,而「合時」則是內因,取決於人的識見,以去配合。應止而不止,應行而不行,是個人犯了錯誤,神仙也難救。
【機】:候機而動
機:是趨勢,不過是趨勢之最起始時。俗語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是不足以道出《周易》所謂機的原意。孔子曾謂:機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就是謂機是事物剛剛開始顯現時的微動,要正確認識這個機,可以說是:見微知著,而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就是未能見微的後果。
【斷】:果斷執行
斷:是決斷,要定準對策。一個好的對策,必然是有其科學性,周密慎重,但甚麼時候推出來去執行?所謂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個好開始就是取決於決斷。
這個位、時、機、斷,其實就是處理一切問題,解決一切難題的基礎。出問題了?先檢視自己的處境,看看外圍形勢,是謂之「位」,再研究甚麼是「時宜」之措,應作之舉,是謂之「時」,但此時仍不要亂動,因為要候時、候機而動,是謂之「機」,如機至,便要當機立「斷」,即時執行已擬好的對策,以解決當前的難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