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20, 2009

按利率變化調整組合

John Greenwood 利用利率的變化以及經濟週期來調整投資組合,值得參考。畢竟熊市以保本為主,雖然股市偶然會有反彈,但小注怡情無妨,大注畢竟易輸難贏,食驚風散也補不了。


[經濟日報 - 系列名:逆境理財]
聯繫滙率之父祈連活:按利率變化調整組合

在察覺次按問題的嚴重性後,「聯繫滙率之父」祈連活(John Greenwood)根據經濟周期,按利率水平調節投資組合的成分,將投資組合由以股票為主,改為加重現金及債券的比重,於金融海嘯期間保住資產。

次按危機於2007年7月爆發,祈連活於同年11月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在當時的股市高峰期逐步將投資組合由以股票為主,轉而加重現金及債券的比重。至去年3月,祈連活已將手上股票全數沽清,直至現在仍以持有現金及債券為主。

祈連活研究了一套依據經濟周期(或稱業務周期)作出調整的投資策略,根據該策略,投資者應隨利率變化改變投資組合內的資產配置。當利率下調或處於低位,投資者應持有債券;而當利率上升時,投資者則應轉而持有股票。

「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我會研究經濟周期。最佳的投資策略是根據經濟周期變化進行投資,我是以這種方式決定我的資產配置,因為在不同經濟階段,不同資產會有不同的表現。」祈連活為他的投資策略作出註解。

購買美債回報有限

「在2007年經濟周期處於頂峰,我開始沽售股票,改以持有現金及債券為主。現在美國國債的孳息率處於一個非常低的水平,難以預期國債再有更多回報,不過企業債券的風險仍相當高,所以除企債外,我的資產組合還包含了美債,以及多個新興國家的主權債券。」

根據息口高低調節投資組合內各類投資工具的成分,其運作不難理解,不過要確認經濟正處於周期內哪一階段,則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祈連活坦言對他來說,要確認經濟正處於周期哪一階段,有時亦有難度,他又指出這種投資方法所能提供的回報有限,不過亦由於運用了此策略,令他無懼金融海嘯,成功保住資產。

保守投資減損手機會

祈連活承認自己的投資取向保守,寧可少賺一點亦不讓自己有機會損手。他提醒投資者不要只根據股票估值或企業盈利前景作出投資決定,最重要是要明白經濟周期與資產價格之間的關係,並在不同經濟階段逐步調整所持的資產類別。

投資者又應該如何自我調節,以冷靜理性的態度,面對經濟周期的起落呢?

「投資者要通過理解經濟周期,預測之後的投資環境會有怎麼樣的變化,才能在投資市場中保持冷靜。」

過度負債拖垮經濟

問到經濟何時才走出目前谷底,祈連活不表樂觀。他指現時不論一般家庭還是金融機構,都有太多負債。正如祈連活喜愛的上世紀著名美國經濟學家費雪(Irving Fisher)所講,過度積累債務會引發經濟危機。只有當借貸減少,私人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得以修復,才是經濟期望復甦之時。

祈連活表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經濟低迷,因為修復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無法於短時間內完成。

即使英國首相白高敦及準備上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已提出甚至開展各項救市措施,祈連活認為這些措施成功無望,因為根本無助解決真正問題-資產負債表上債務成分過多的問題。[經濟日報- 系列名:逆境理財]
[經濟日報- 系列名:逆境理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