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月 13, 2009

金蟬脫殼

早一輪時常聽聞有上市公司與投行對賭掉期合約,由於缺乏流通性,通常投行都是大贏家,更有人輸到連控制權都要拱手相讓。今次第一天然的老總又幾有創意,自己主動把香港公司申請清盤,由於主要現金及資產均在國內,就算投行贏了也拿不了多少。這一招雖然可以給投行一點教訓,但少不免要小股東及其他債權人一齊犧牲,有點像服毒滅蟲的感覺。


[經濟日報] 第一天然突清盤 惹金蟬脫殼疑團

一間財務報表中聲稱有近8億元現金,兼且有不少基金股東捧場的民營企業,只是被銀行興訟追款1.24億元,旋即爆發董事集體辭職事件,獨留在香港的獨立非執行董事,雖然再找新執董入主,意圖重整公司,但最終仍落得在不足1個月後自行申請清盤的結果。

從事製造及銷售冷凍海產食品的第一天然食品(01076)突然爆煲,表面上和以往曾發生的民企糊塗帳相似。不過,從種種迹象,如位於香港的債權人討債無門,在香港的董事會想重奪內地資產又遇上困難,有人就估計事件並非純粹的棄船逃亡,反而更像是「金蟬脫殼」。

董事齊跳船 疑主席內地「玩」失蹤

第一天然在去年11月以前,表面上仍然是一間財政健全,業務穩步增長的公司,截至去年6月中期溢利有1.12億元人民幣。但至11月時,突然披露,和德意志銀行於2007年簽訂,金額1億美元的利率掉期合約出現爭議,及後更因此被德銀於12月中入稟法院追討1.24億元。
於德銀興訟的同日,第一天然向聯交所申請停牌。幾日後公司披露有3名位於中國的董事,包括大股東兼主席楊宗龍的兒子楊樂,及女婿倪朝鵬在內的3名內地董事於12月12日透過傳真辭職。雖然楊宗龍仍留任董事會,但在港剩餘的董事仍無法與他聯絡。在公司剩餘一名獨立非執董的情況下,第一天然迅即委任多名人士重整董事會,新董事即時取得公司在香港的帳簿以及銀行記錄,以及開始調查事件來龍去脈。

新董事會 無法查證內地存款

經追查後,原來第一天然12月停牌公告,是楊宗龍於內地指示香港律師發出,雖然兒子女婿均撤離董事會,但用作持有公司大部分資產和業務,包括內地廠房及銀行存款的附屬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均是原班人馬,新董事會根本無話事權,甚至致電內地廠房都無人接聽。

第一天然截至去年6月,有銀行存款2.25億元人民幣。當中包括一項於2006年簽訂,未償還金額約1.44億元的銀團貸款。在存款大部分均在內地,公司在香港銀行戶口內的結餘,根本沒有可能夠還款用。

據說債權銀行甚至公司新董事會,早前曾派員到福建福清,即第一天然的大本營查探,但卻不得其門而入,換言之,新董事會連內地帳目簿冊都未能取得,加上又不是銀行簽署人,故公司內地銀行存款金額究竟有多少,都無法去查證。
在這情況下,自行申請清盤,及由臨時清盤人透過法律行動來重組公司資產,可能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