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月 30, 2009

彼得林治投資心法

著名基金經理 Peter Lynch 的投資心法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以下可以當summary 重溫。


[經濟日報]
彼得林治投資心法 從生活中揀潛力股

˙選股四法則 林治建議要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潛力股、多用PEG來衡量股份的平與貴、買入具有保護堡壘的股份,以及不要忽略夕陽行業的優質股。

˙六類股份 公司大致可分為六類,若能掌握各類公司的投資時機,均能讓你賺大錢。

新春過後,又是整理投資組合的時候,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與股神巴菲特齊名,有「股聖」之稱的彼得林治(Peter Lynch)的投資心法,讓大家可以此作為整理投資組合的參考。

林治經常從生活中發掘到具有增長潛力的優質股,而不少股份更能於短時間內漲逾十倍,他稱這類股份為「十倍股」(Ten Bagger)。

林治的其中四個選股法則

從生活中發掘優質股

林治強調要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投資機會。從生活中體驗,投資者大概可知這些公司的業務、產品銷售,甚至就其利潤作出推算。另外,他傾向投資於消耗性大的消費品行業,例如藥品股、飲料股等,因為這類消費品的需求大而且穩定。

例子:大家樂98年成逆市奇葩

自內地自遊行開放後,莎莎(00178)、卓悅(00653)等零售店經常人山人海,任誰也能預料到其業績大增。又如經濟不景氣時,市民增加到大家樂(00341)等平價快餐店進餐,支持相關股份盈利及股價雙雙於逆市中造好。

快速增長股

林治認為,若公司的盈利節節上揚,雖然股價未必會立即上揚,但終有一天會升至合理價值水平。因此,他偏愛快速增長股,營業額及盈利每平年增長率最好能達到30%左右。

然而如何判斷股價相對其盈利增長是否合理呢?林治提倡採用市盈增長率(PEG)來分析股份的合理價值。

話你知:何謂PEG?

PEG=市盈率(PE)÷ 每股盈利增長率(EPS Growth Rate)

PE乃衡量股價平貴的指標,PE愈低代表股價相對每股盈利愈低,理論上愈抵買。然而,PE卻忽略了計算盈利增長的因素,若某公司的盈利增長節節上揚,可支撑較高的估值,因此PEG更能反映股價相對其盈利增長率而言,是平還是貴。

當盈利增長率愈高,PEG便會愈低。而林治提出以1作為估值合理的指標;PEG等於1,即盈利增長率相等於PE,反映股值合理;PEG少於1代表估值偏低;大於1則代表估值過高。

夕陽行業中的金蛋

雖然快速增長股是林治的至愛,但他也喜歡投資於低增長的行業,這是由於行業增長緩慢,經營不善者已被淘汰,加上甚少新進的競爭者,留下的不但能爭取更多的市佔率,更能享受低競爭下的價格優勢。相反,備受追捧的行業,由於不斷受競爭者打擊,令其盈利及股價漲得快亦跌得快。

例子:喪葬業亦有投資機會

林治曾以增長近乎零的喪葬業及SCI殯儀館為例,由於甚少企業對這行業感到興趣而加入競爭,令SCI得以擴大市佔率,盈利增長甚至跑贏其他處於高增長行業的公司。

具保護壁壘的行業

林治提出揀股要揀具有保護壁壘的企業,如有獨家經營權、強勁的品牌效應,客戶的忠誠度强,競爭能力不俗的企業。當保護壁壘愈強大,即使行業競爭激烈,或經濟暫經歷低俗,公司所受的打擊亦較輕微。這點與巴菲特的「企業護城河」理論相類似。

例子:蒙牛可靠客戶忠誠度翻身

受到三聚氰胺事件拖累,內地乳業一哥蒙牛(02319)的產品銷售一度急跌,不過憑着公司過往正面品牌形象及客戶的忠誠,市場相信其銷售量將會逐步回升。瑞信1月2日發表的報告中便預期,蒙牛09年的銷售增長將由08年的-6%躍升至8%,2010年更升會至25%。

----------------------------------

六類股份之特性

林治以盈利增長情況,將公司分為六類。他認為若能掌握相關公司的規模與股價特性,投資勝算將較高。

1.穩定緩慢增長型(Slow-Growers)

這類型的公司通常已有一定年期的營運歷史,由於她們屬於發展成熟的企業,因此規模一般比較大,但基於高增長時期已過,公司發展空間亦有限,令其增長速度可能只是與GDP相若。不過,正因為公司有穩定業務,派息亦較平穩及慷慨。

煤氣(00003)是這類股份的好例子,香港的住宅發展已相當成熟,因此新接駁燃氣增長亦放慢,99至04年間,EPS增長都低於10%,近年增長趨快只是和發展地產項目有關。

2.健壯型(Stalwarts)

坐擁以億計龐大資產是這類企業的特徵,這些企業的規模雖然十分龐大,但有10%至12%的相對高增長,而在衰退時期,這些企業都具防守性。

在林治眼中,可口可樂及寶潔(P & G)都是這類公司。

投資於這些公司雖然不會獲得厚利 (兩年回報不會高於5成),但如果買入價好,投資回報亦可以是不錯的。因此投資於這類型股份,應該在投資錄得一定回報後先行沽出,再投資於升勢未現的投份。

3.高增長型(Fast-Growers)

高增長型公司是林治最大目標,因為若果能捕捉這類公司由初生階段直至業務成熟的時期,股價增長可以相當驚人,雖然高增長公司從事的業務可能是明日之星,但她們通常有不少財務上的風險,周轉不靈會是這類中、小型高增長公司致命傷。

近年中國造船業被視為會取代韓國的領導地位,廣船(00317)04至07年間的EPS以倍數增長,其股價亦由03年4月的0.66元水平,升至07年10月的68.5元,錄得近百倍升幅。

4.周期型(Cyclicals)

這類公司的營業額及盈利會隨經濟周期或行業變化而擴張或收縮,汽車、航空、鋼鐵業便是常見的例子。而由於盈利波動,有關行的公司股價波幅亦有相對較大,如果投資者能夠捕捉由衰轉盛的時期,回報可觀。

5.瀕危轉型企業(Turnarounds)

這類公司業務經歷重創,欠增長,沒周期反彈,甚至有倒閉風險,但若然有一個起死回生的機會,股價會有可觀升幅。

蒙古能源(00276)前身為新世界數碼,原業務為物業投資及提供私人飛機服務,02至06年期間,有4年錄有虧損,及後公司宣布進軍內地煤炭業,股價由07年初的0.27元升至08年中最高的18.06元。

6.資產豐厚型(Asset Opportunities)

有些公司業務平平,卻擁有貴重資產,而這些資產的價值可能遠比她自身經營的業務「值錢」,但卻會被市場人士所忽略。林治指出,持有高價值資產而又會被忽略的公司,通常出於金屬、石油、報業、電視台,以及具有專利權生產藥物的藥業股。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