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的基金人語專欄對牛年之風險有以下預測,信不信由你,畢竟一年後會怎麼樣?木宰羊。
1. 中國繼續受歐美經濟衰退影響,以往受出口槓杆化、生產過剩,內需根本未能代替出口;
2. 中港企業利潤大跌、什至轉為虧損,其中一些企業因風險管理不足而蒙受匯兌或原材枓價格損失;
3. 美國經濟重病二至三年,因政策只治標不治本,仍需慢慢調理才能復原;
4. 美國可能撤出伊拉克,油價有機會因需求下滑而跌穿30美元水平;
5. 受金融業裁員潮、珠三角廠商蝕本、匯豐股價大跌等引發的負財富效應影響,香港樓價仍會下跌,或跌至沙士時水平;
6. 熊市尚未完結,若金融海嘯第二波出現,恆指或會下試6000至8000點水平;
7. 全球保護主義抬頭,貿易大幅下降;
8. 美國將會有州政府破產(properly 加州),因之前房地產泡沫時過度投資;
9. 歐美自殺率上升,因金融人才失業及退休人士投資損失慘重而無法面對現實;
10. 滯脹出現,物價呈W形走勢,其中食品價格易升難跌。
今晚小羊亦會攝高枕頭諗諗,可能會有更富創意的風險預測.....
星期五, 1月 30, 2009
周易
小羊近來無聊,開始看一些平時少看的書,近來就買了本簡述易經的書,剛巧今天經濟日報有提及,都好似好有道理。但點樣apply,就有時都幾主觀,聽聞中文大學的MBA課程也有周易,我諗有D用卦。
[經濟日報]
還是靠自己
筆者平時多看國內的電視,原因是國內電視有較多的知識性節目,上周就看過了一位學者談《周易》的節目,雖只是短短的一句鐘節目,就使我有興趣找出《周易》的書來看看,從而有資料寫此文。
不少人有誤解,以為占卜、求籤是迷信,因為「條命」天定,那還用甚麼努力?事實並非如是。
《系辭上傳》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這是謂真正神明的是人,是人的智慧的識見,真正可信的,是人的誠實德行。用更簡單的話講,如果籤文謂,求籤者會發達,並不是謂求籤者坐着不動也可發達,他起碼要去買張六合彩。但更好的,是努力工作,因為買六合彩是心存僥倖,是橫財;努力工作,是正財,橫財與正財之間,當然是正財可以長搵長有,因這是德行之財。
無論籤文是上、是中、是下,都只是個訓示,求籤者還應依這訓示去求趨吉避凶之道,這便是《周易》所謂的︰位、時、機、斷。
【位】︰了解處境
位:傳統講位,是指一言一行,不能錯位;一舉一動,不可越位,這是古之天尊地卑、乾坤定位的理論。但筆者較認為,位可以看成是處境,先了解自己所處是逆境、順境,及周遭環境,明白大氣候與小氣候。
明白了處境之後,就可以候時而動。
【時】:應行則行
時:是指今時,切合時宜,應止則止,應行則行。「時宜」是外因,不依從個人意願,而「合時」則是內因,取決於人的識見,以去配合。應止而不止,應行而不行,是個人犯了錯誤,神仙也難救。
【機】:候機而動
機:是趨勢,不過是趨勢之最起始時。俗語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是不足以道出《周易》所謂機的原意。孔子曾謂:機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就是謂機是事物剛剛開始顯現時的微動,要正確認識這個機,可以說是:見微知著,而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就是未能見微的後果。
【斷】:果斷執行
斷:是決斷,要定準對策。一個好的對策,必然是有其科學性,周密慎重,但甚麼時候推出來去執行?所謂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個好開始就是取決於決斷。
這個位、時、機、斷,其實就是處理一切問題,解決一切難題的基礎。出問題了?先檢視自己的處境,看看外圍形勢,是謂之「位」,再研究甚麼是「時宜」之措,應作之舉,是謂之「時」,但此時仍不要亂動,因為要候時、候機而動,是謂之「機」,如機至,便要當機立「斷」,即時執行已擬好的對策,以解決當前的難題。
[經濟日報]
還是靠自己
筆者平時多看國內的電視,原因是國內電視有較多的知識性節目,上周就看過了一位學者談《周易》的節目,雖只是短短的一句鐘節目,就使我有興趣找出《周易》的書來看看,從而有資料寫此文。
不少人有誤解,以為占卜、求籤是迷信,因為「條命」天定,那還用甚麼努力?事實並非如是。
《系辭上傳》謂︰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這是謂真正神明的是人,是人的智慧的識見,真正可信的,是人的誠實德行。用更簡單的話講,如果籤文謂,求籤者會發達,並不是謂求籤者坐着不動也可發達,他起碼要去買張六合彩。但更好的,是努力工作,因為買六合彩是心存僥倖,是橫財;努力工作,是正財,橫財與正財之間,當然是正財可以長搵長有,因這是德行之財。
無論籤文是上、是中、是下,都只是個訓示,求籤者還應依這訓示去求趨吉避凶之道,這便是《周易》所謂的︰位、時、機、斷。
【位】︰了解處境
位:傳統講位,是指一言一行,不能錯位;一舉一動,不可越位,這是古之天尊地卑、乾坤定位的理論。但筆者較認為,位可以看成是處境,先了解自己所處是逆境、順境,及周遭環境,明白大氣候與小氣候。
明白了處境之後,就可以候時而動。
【時】:應行則行
時:是指今時,切合時宜,應止則止,應行則行。「時宜」是外因,不依從個人意願,而「合時」則是內因,取決於人的識見,以去配合。應止而不止,應行而不行,是個人犯了錯誤,神仙也難救。
【機】:候機而動
機:是趨勢,不過是趨勢之最起始時。俗語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是不足以道出《周易》所謂機的原意。孔子曾謂:機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就是謂機是事物剛剛開始顯現時的微動,要正確認識這個機,可以說是:見微知著,而執輸行頭,慘過敗家,就是未能見微的後果。
【斷】:果斷執行
斷:是決斷,要定準對策。一個好的對策,必然是有其科學性,周密慎重,但甚麼時候推出來去執行?所謂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這個好開始就是取決於決斷。
這個位、時、機、斷,其實就是處理一切問題,解決一切難題的基礎。出問題了?先檢視自己的處境,看看外圍形勢,是謂之「位」,再研究甚麼是「時宜」之措,應作之舉,是謂之「時」,但此時仍不要亂動,因為要候時、候機而動,是謂之「機」,如機至,便要當機立「斷」,即時執行已擬好的對策,以解決當前的難題。
彼得林治投資心法
著名基金經理 Peter Lynch 的投資心法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以下可以當summary 重溫。
[經濟日報]
彼得林治投資心法 從生活中揀潛力股
˙選股四法則 林治建議要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潛力股、多用PEG來衡量股份的平與貴、買入具有保護堡壘的股份,以及不要忽略夕陽行業的優質股。
˙六類股份 公司大致可分為六類,若能掌握各類公司的投資時機,均能讓你賺大錢。
新春過後,又是整理投資組合的時候,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與股神巴菲特齊名,有「股聖」之稱的彼得林治(Peter Lynch)的投資心法,讓大家可以此作為整理投資組合的參考。
林治經常從生活中發掘到具有增長潛力的優質股,而不少股份更能於短時間內漲逾十倍,他稱這類股份為「十倍股」(Ten Bagger)。
林治的其中四個選股法則
從生活中發掘優質股
林治強調要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投資機會。從生活中體驗,投資者大概可知這些公司的業務、產品銷售,甚至就其利潤作出推算。另外,他傾向投資於消耗性大的消費品行業,例如藥品股、飲料股等,因為這類消費品的需求大而且穩定。
例子:大家樂98年成逆市奇葩
自內地自遊行開放後,莎莎(00178)、卓悅(00653)等零售店經常人山人海,任誰也能預料到其業績大增。又如經濟不景氣時,市民增加到大家樂(00341)等平價快餐店進餐,支持相關股份盈利及股價雙雙於逆市中造好。
快速增長股
林治認為,若公司的盈利節節上揚,雖然股價未必會立即上揚,但終有一天會升至合理價值水平。因此,他偏愛快速增長股,營業額及盈利每平年增長率最好能達到30%左右。
然而如何判斷股價相對其盈利增長是否合理呢?林治提倡採用市盈增長率(PEG)來分析股份的合理價值。
話你知:何謂PEG?
PEG=市盈率(PE)÷ 每股盈利增長率(EPS Growth Rate)
PE乃衡量股價平貴的指標,PE愈低代表股價相對每股盈利愈低,理論上愈抵買。然而,PE卻忽略了計算盈利增長的因素,若某公司的盈利增長節節上揚,可支撑較高的估值,因此PEG更能反映股價相對其盈利增長率而言,是平還是貴。
當盈利增長率愈高,PEG便會愈低。而林治提出以1作為估值合理的指標;PEG等於1,即盈利增長率相等於PE,反映股值合理;PEG少於1代表估值偏低;大於1則代表估值過高。
夕陽行業中的金蛋
雖然快速增長股是林治的至愛,但他也喜歡投資於低增長的行業,這是由於行業增長緩慢,經營不善者已被淘汰,加上甚少新進的競爭者,留下的不但能爭取更多的市佔率,更能享受低競爭下的價格優勢。相反,備受追捧的行業,由於不斷受競爭者打擊,令其盈利及股價漲得快亦跌得快。
例子:喪葬業亦有投資機會
林治曾以增長近乎零的喪葬業及SCI殯儀館為例,由於甚少企業對這行業感到興趣而加入競爭,令SCI得以擴大市佔率,盈利增長甚至跑贏其他處於高增長行業的公司。
具保護壁壘的行業
林治提出揀股要揀具有保護壁壘的企業,如有獨家經營權、強勁的品牌效應,客戶的忠誠度强,競爭能力不俗的企業。當保護壁壘愈強大,即使行業競爭激烈,或經濟暫經歷低俗,公司所受的打擊亦較輕微。這點與巴菲特的「企業護城河」理論相類似。
例子:蒙牛可靠客戶忠誠度翻身
受到三聚氰胺事件拖累,內地乳業一哥蒙牛(02319)的產品銷售一度急跌,不過憑着公司過往正面品牌形象及客戶的忠誠,市場相信其銷售量將會逐步回升。瑞信1月2日發表的報告中便預期,蒙牛09年的銷售增長將由08年的-6%躍升至8%,2010年更升會至25%。
----------------------------------
六類股份之特性
林治以盈利增長情況,將公司分為六類。他認為若能掌握相關公司的規模與股價特性,投資勝算將較高。
1.穩定緩慢增長型(Slow-Growers)
這類型的公司通常已有一定年期的營運歷史,由於她們屬於發展成熟的企業,因此規模一般比較大,但基於高增長時期已過,公司發展空間亦有限,令其增長速度可能只是與GDP相若。不過,正因為公司有穩定業務,派息亦較平穩及慷慨。
煤氣(00003)是這類股份的好例子,香港的住宅發展已相當成熟,因此新接駁燃氣增長亦放慢,99至04年間,EPS增長都低於10%,近年增長趨快只是和發展地產項目有關。
2.健壯型(Stalwarts)
坐擁以億計龐大資產是這類企業的特徵,這些企業的規模雖然十分龐大,但有10%至12%的相對高增長,而在衰退時期,這些企業都具防守性。
在林治眼中,可口可樂及寶潔(P & G)都是這類公司。
投資於這些公司雖然不會獲得厚利 (兩年回報不會高於5成),但如果買入價好,投資回報亦可以是不錯的。因此投資於這類型股份,應該在投資錄得一定回報後先行沽出,再投資於升勢未現的投份。
3.高增長型(Fast-Growers)
高增長型公司是林治最大目標,因為若果能捕捉這類公司由初生階段直至業務成熟的時期,股價增長可以相當驚人,雖然高增長公司從事的業務可能是明日之星,但她們通常有不少財務上的風險,周轉不靈會是這類中、小型高增長公司致命傷。
近年中國造船業被視為會取代韓國的領導地位,廣船(00317)04至07年間的EPS以倍數增長,其股價亦由03年4月的0.66元水平,升至07年10月的68.5元,錄得近百倍升幅。
4.周期型(Cyclicals)
這類公司的營業額及盈利會隨經濟周期或行業變化而擴張或收縮,汽車、航空、鋼鐵業便是常見的例子。而由於盈利波動,有關行的公司股價波幅亦有相對較大,如果投資者能夠捕捉由衰轉盛的時期,回報可觀。
5.瀕危轉型企業(Turnarounds)
這類公司業務經歷重創,欠增長,沒周期反彈,甚至有倒閉風險,但若然有一個起死回生的機會,股價會有可觀升幅。
蒙古能源(00276)前身為新世界數碼,原業務為物業投資及提供私人飛機服務,02至06年期間,有4年錄有虧損,及後公司宣布進軍內地煤炭業,股價由07年初的0.27元升至08年中最高的18.06元。
6.資產豐厚型(Asset Opportunities)
有些公司業務平平,卻擁有貴重資產,而這些資產的價值可能遠比她自身經營的業務「值錢」,但卻會被市場人士所忽略。林治指出,持有高價值資產而又會被忽略的公司,通常出於金屬、石油、報業、電視台,以及具有專利權生產藥物的藥業股。
[經濟日報]
彼得林治投資心法 從生活中揀潛力股
˙選股四法則 林治建議要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潛力股、多用PEG來衡量股份的平與貴、買入具有保護堡壘的股份,以及不要忽略夕陽行業的優質股。
˙六類股份 公司大致可分為六類,若能掌握各類公司的投資時機,均能讓你賺大錢。
新春過後,又是整理投資組合的時候,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與股神巴菲特齊名,有「股聖」之稱的彼得林治(Peter Lynch)的投資心法,讓大家可以此作為整理投資組合的參考。
林治經常從生活中發掘到具有增長潛力的優質股,而不少股份更能於短時間內漲逾十倍,他稱這類股份為「十倍股」(Ten Bagger)。
林治的其中四個選股法則
從生活中發掘優質股
林治強調要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投資機會。從生活中體驗,投資者大概可知這些公司的業務、產品銷售,甚至就其利潤作出推算。另外,他傾向投資於消耗性大的消費品行業,例如藥品股、飲料股等,因為這類消費品的需求大而且穩定。
例子:大家樂98年成逆市奇葩
自內地自遊行開放後,莎莎(00178)、卓悅(00653)等零售店經常人山人海,任誰也能預料到其業績大增。又如經濟不景氣時,市民增加到大家樂(00341)等平價快餐店進餐,支持相關股份盈利及股價雙雙於逆市中造好。
快速增長股
林治認為,若公司的盈利節節上揚,雖然股價未必會立即上揚,但終有一天會升至合理價值水平。因此,他偏愛快速增長股,營業額及盈利每平年增長率最好能達到30%左右。
然而如何判斷股價相對其盈利增長是否合理呢?林治提倡採用市盈增長率(PEG)來分析股份的合理價值。
話你知:何謂PEG?
PEG=市盈率(PE)÷ 每股盈利增長率(EPS Growth Rate)
PE乃衡量股價平貴的指標,PE愈低代表股價相對每股盈利愈低,理論上愈抵買。然而,PE卻忽略了計算盈利增長的因素,若某公司的盈利增長節節上揚,可支撑較高的估值,因此PEG更能反映股價相對其盈利增長率而言,是平還是貴。
當盈利增長率愈高,PEG便會愈低。而林治提出以1作為估值合理的指標;PEG等於1,即盈利增長率相等於PE,反映股值合理;PEG少於1代表估值偏低;大於1則代表估值過高。
夕陽行業中的金蛋
雖然快速增長股是林治的至愛,但他也喜歡投資於低增長的行業,這是由於行業增長緩慢,經營不善者已被淘汰,加上甚少新進的競爭者,留下的不但能爭取更多的市佔率,更能享受低競爭下的價格優勢。相反,備受追捧的行業,由於不斷受競爭者打擊,令其盈利及股價漲得快亦跌得快。
例子:喪葬業亦有投資機會
林治曾以增長近乎零的喪葬業及SCI殯儀館為例,由於甚少企業對這行業感到興趣而加入競爭,令SCI得以擴大市佔率,盈利增長甚至跑贏其他處於高增長行業的公司。
具保護壁壘的行業
林治提出揀股要揀具有保護壁壘的企業,如有獨家經營權、強勁的品牌效應,客戶的忠誠度强,競爭能力不俗的企業。當保護壁壘愈強大,即使行業競爭激烈,或經濟暫經歷低俗,公司所受的打擊亦較輕微。這點與巴菲特的「企業護城河」理論相類似。
例子:蒙牛可靠客戶忠誠度翻身
受到三聚氰胺事件拖累,內地乳業一哥蒙牛(02319)的產品銷售一度急跌,不過憑着公司過往正面品牌形象及客戶的忠誠,市場相信其銷售量將會逐步回升。瑞信1月2日發表的報告中便預期,蒙牛09年的銷售增長將由08年的-6%躍升至8%,2010年更升會至25%。
----------------------------------
六類股份之特性
林治以盈利增長情況,將公司分為六類。他認為若能掌握相關公司的規模與股價特性,投資勝算將較高。
1.穩定緩慢增長型(Slow-Growers)
這類型的公司通常已有一定年期的營運歷史,由於她們屬於發展成熟的企業,因此規模一般比較大,但基於高增長時期已過,公司發展空間亦有限,令其增長速度可能只是與GDP相若。不過,正因為公司有穩定業務,派息亦較平穩及慷慨。
煤氣(00003)是這類股份的好例子,香港的住宅發展已相當成熟,因此新接駁燃氣增長亦放慢,99至04年間,EPS增長都低於10%,近年增長趨快只是和發展地產項目有關。
2.健壯型(Stalwarts)
坐擁以億計龐大資產是這類企業的特徵,這些企業的規模雖然十分龐大,但有10%至12%的相對高增長,而在衰退時期,這些企業都具防守性。
在林治眼中,可口可樂及寶潔(P & G)都是這類公司。
投資於這些公司雖然不會獲得厚利 (兩年回報不會高於5成),但如果買入價好,投資回報亦可以是不錯的。因此投資於這類型股份,應該在投資錄得一定回報後先行沽出,再投資於升勢未現的投份。
3.高增長型(Fast-Growers)
高增長型公司是林治最大目標,因為若果能捕捉這類公司由初生階段直至業務成熟的時期,股價增長可以相當驚人,雖然高增長公司從事的業務可能是明日之星,但她們通常有不少財務上的風險,周轉不靈會是這類中、小型高增長公司致命傷。
近年中國造船業被視為會取代韓國的領導地位,廣船(00317)04至07年間的EPS以倍數增長,其股價亦由03年4月的0.66元水平,升至07年10月的68.5元,錄得近百倍升幅。
4.周期型(Cyclicals)
這類公司的營業額及盈利會隨經濟周期或行業變化而擴張或收縮,汽車、航空、鋼鐵業便是常見的例子。而由於盈利波動,有關行的公司股價波幅亦有相對較大,如果投資者能夠捕捉由衰轉盛的時期,回報可觀。
5.瀕危轉型企業(Turnarounds)
這類公司業務經歷重創,欠增長,沒周期反彈,甚至有倒閉風險,但若然有一個起死回生的機會,股價會有可觀升幅。
蒙古能源(00276)前身為新世界數碼,原業務為物業投資及提供私人飛機服務,02至06年期間,有4年錄有虧損,及後公司宣布進軍內地煤炭業,股價由07年初的0.27元升至08年中最高的18.06元。
6.資產豐厚型(Asset Opportunities)
有些公司業務平平,卻擁有貴重資產,而這些資產的價值可能遠比她自身經營的業務「值錢」,但卻會被市場人士所忽略。林治指出,持有高價值資產而又會被忽略的公司,通常出於金屬、石油、報業、電視台,以及具有專利權生產藥物的藥業股。
星期四, 1月 29, 2009
有咁耐風流,就有咁耐折墮
雖然 What goes up must come down 出自狄更斯,但小羊本身讀書少,多得番書仔阿松,我才學到這句經典用語,更常常警惕自己,不可以浪費,生活盡量要樸素,保持平常心及謙虛的態度,所謂有咁耐風流,就有咁耐折墮,其實以下位仁兄可以不用那樣慘,只是有時人就會財大氣粗,有時死好彩就當自己有料到,搞到不能收拾的地步,本人自問就無他咁有勇氣和毅力。查實他的折墮可不可以避免?木宰羊。
億萬富豪「再培訓」再上路
一夜欠債11億 失業4年做掃街 2009年1月29日
【明報專訊】當不少人正憂心金融海嘯第二波何時來襲,一度身家過億的劉振輝顯得雲淡風輕﹕廿多年豪慣嘆慣、渡過多次金融危機,一度坐擁10多間豪宅、名車、遊艇,「差點想買埋飛機」;但2003年一場SARS將他重重摔下來,一夜間欠債11億元。失業4年,做過掃街,去年尾,這名「落難富豪」到再培訓局「接受再培訓」。由零開始,先學習發電郵,亦因一封電郵,為他帶來新工作。
享受過別人幾世的財富經歷,現年53歲的劉振輝說﹕「金錢只是數字遊戲,人生亦如風浪,到達低點時,定會再起。」
劉振輝從事印刷起家,1978年當學徒,之後開廠,高峰時在內地有5間印刷廠,員工5000人,同時經營紙張買賣。他不諱言於80年代靠炒賣期金及地產,掙得第一桶金,「當時最鍾意買舊樓單位,10幾萬元買入,裝修一下,20幾萬賣出,都幾好賺……」
這名前富豪對自己高峰期有多少身家完全沒有概念,他說﹕「秘書幫我打理一切,她可能清楚過我。」較為可以清楚交代的是﹕曾有10多間豪宅、3輛平治、一艘價值680萬元的遊艇,歌星王菲也是他的鄰居。
歷兩金融風暴 投資豪宅一鋪清
劉振輝一直順風順水,公司主攻商品印刷,美心、馬莎百貨都是客戶,他形容「印刷廠生意(好得)好似印銀紙」。他經常到酒店歎茶,與一眾富豪研究「今日炒乜」,他笑言﹕「無炒時,炒粟子都得」。
言談間,劉振輝充分顯示其自信一面﹕「1982年第一個金融風暴未驚過、97年第二個金融風暴亦未驚過。」可是,「03年的SARS,卻因為太自信,投資的10多個豪宅全軍覆沒,一夜欠債11億元。」2004年,他被銀行申請破產。據法庭紀錄,單是被追討的現金債項已有3000萬元,還未計樓宇按揭欠款。
劉振輝坦言﹕「不貪,就不會輸」,但「2002年我深愛的太太離世,對我打擊很大」,加上他的自大性格,不聽別人勸告,皆為他的失敗埋下伏筆。
學打e-mail覓得工作
破產後,他想過自殺,但一想到一對子女便打消死念。失業近4年,為了生計,他去年當上掃街工人,「起初會將太陽帽拉低些,以防撞到熟人」,但做了數個月又覺得很充實。劉振輝也曾找過印刷廠工作,但他苦笑說﹕「可能自己風光時仇家太多,見工時,對方的回覆往往是﹕『輝哥,你咪玩我啦,我點請得起你呀?』」
破產期間,劉振輝情緒很低落,至最近在朋友介紹下,到再培訓局培訓及就業資源中心碰碰運氣。在學習及搵工的過程中,他發現社會變了,「原來現時搵工是靠e-mail(電郵)的,根本不會有公司地址!」
「金錢只是數字 夠用便可以」
被人服侍了幾十年,只有中三學歷的劉振輝老老實實地學電腦、學輸入法,別人學1小時,他要學3小時。結果,他的新工作正是透過電郵覓得,過了農曆新年後,他會北上,管理一間有3000多人的內地印刷廠。
回首往事,劉振輝認真地說﹕「金錢只是一堆數字,夠用便可以,最重要朋友、家人在身邊,身體健康!」
明報記者 梁偉健
億萬富豪「再培訓」再上路
一夜欠債11億 失業4年做掃街 2009年1月29日
【明報專訊】當不少人正憂心金融海嘯第二波何時來襲,一度身家過億的劉振輝顯得雲淡風輕﹕廿多年豪慣嘆慣、渡過多次金融危機,一度坐擁10多間豪宅、名車、遊艇,「差點想買埋飛機」;但2003年一場SARS將他重重摔下來,一夜間欠債11億元。失業4年,做過掃街,去年尾,這名「落難富豪」到再培訓局「接受再培訓」。由零開始,先學習發電郵,亦因一封電郵,為他帶來新工作。
享受過別人幾世的財富經歷,現年53歲的劉振輝說﹕「金錢只是數字遊戲,人生亦如風浪,到達低點時,定會再起。」
劉振輝從事印刷起家,1978年當學徒,之後開廠,高峰時在內地有5間印刷廠,員工5000人,同時經營紙張買賣。他不諱言於80年代靠炒賣期金及地產,掙得第一桶金,「當時最鍾意買舊樓單位,10幾萬元買入,裝修一下,20幾萬賣出,都幾好賺……」
這名前富豪對自己高峰期有多少身家完全沒有概念,他說﹕「秘書幫我打理一切,她可能清楚過我。」較為可以清楚交代的是﹕曾有10多間豪宅、3輛平治、一艘價值680萬元的遊艇,歌星王菲也是他的鄰居。
歷兩金融風暴 投資豪宅一鋪清
劉振輝一直順風順水,公司主攻商品印刷,美心、馬莎百貨都是客戶,他形容「印刷廠生意(好得)好似印銀紙」。他經常到酒店歎茶,與一眾富豪研究「今日炒乜」,他笑言﹕「無炒時,炒粟子都得」。
言談間,劉振輝充分顯示其自信一面﹕「1982年第一個金融風暴未驚過、97年第二個金融風暴亦未驚過。」可是,「03年的SARS,卻因為太自信,投資的10多個豪宅全軍覆沒,一夜欠債11億元。」2004年,他被銀行申請破產。據法庭紀錄,單是被追討的現金債項已有3000萬元,還未計樓宇按揭欠款。
劉振輝坦言﹕「不貪,就不會輸」,但「2002年我深愛的太太離世,對我打擊很大」,加上他的自大性格,不聽別人勸告,皆為他的失敗埋下伏筆。
學打e-mail覓得工作
破產後,他想過自殺,但一想到一對子女便打消死念。失業近4年,為了生計,他去年當上掃街工人,「起初會將太陽帽拉低些,以防撞到熟人」,但做了數個月又覺得很充實。劉振輝也曾找過印刷廠工作,但他苦笑說﹕「可能自己風光時仇家太多,見工時,對方的回覆往往是﹕『輝哥,你咪玩我啦,我點請得起你呀?』」
破產期間,劉振輝情緒很低落,至最近在朋友介紹下,到再培訓局培訓及就業資源中心碰碰運氣。在學習及搵工的過程中,他發現社會變了,「原來現時搵工是靠e-mail(電郵)的,根本不會有公司地址!」
「金錢只是數字 夠用便可以」
被人服侍了幾十年,只有中三學歷的劉振輝老老實實地學電腦、學輸入法,別人學1小時,他要學3小時。結果,他的新工作正是透過電郵覓得,過了農曆新年後,他會北上,管理一間有3000多人的內地印刷廠。
回首往事,劉振輝認真地說﹕「金錢只是一堆數字,夠用便可以,最重要朋友、家人在身邊,身體健康!」
明報記者 梁偉健
師奶匯神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什麼叫做利差交易,而借日元買澳元或紐元等高息貨幣更是主要trader的玩法。但現在隨著各國貨幣步向低息來救經濟(美元更低至0.25%之接近零息),日元利差交易亦開始收斂,而近日日元強勢對股市及商品市場的影響亦沒有以往的強烈,起碼無大量平倉盤出現。以往的carry trade玩法還有效無?真的木宰羊,要問一問日本師奶才知道。她話牛年買澳元,一年後看看是否老點,如相信的話大家亦不妨留意中信太fool,話唔定榮老總的澳元 accumulator 組合會大賺呢。
日本師奶匯神﹕牛年宜買澳元
【明報專訊】她是日本師奶界神話:幾年前,仍為家頭細務操心的她,獲得一筆幾千萬日圓(數百萬港元)遺產。她把心一橫,將這筆錢用來投資外匯。幾年後,她因為逃稅被東京地方法院判罰3400萬日圓,這時傳媒才發現,這位家庭主婦池邊雪子,幾年間炒外匯的獲利,竟然高達8億日圓(近7000萬港元)的天文數字!現已貴為億萬富婆的她,最近推出一本叫「外匯的秘密」的新書,暢談她在外匯市場上的成功之道。她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還跟大家分享其外幣投資貼士:牛年適宜尋找機會買入澳元和土耳其 里拉,放長線賺錢。
數百萬遺產炒外匯賺7000萬
池邊投資眼光極好,去年7月,當雷曼兄弟爆煲前,她就大舉平倉離場,賺了一大筆,金融海嘯並未令她嚴重損手。向來怕醜、不願上鏡的她,眼見現時風頭火勢,也減少了入市買賣,反而花更多時間開講座,教授投資之道。談到今年投資前景,池邊向路透社說:「現時我會建議短炒,因為我們不太可能預期今年(日圓)價格會大上大落……但若想放眼未來5年做長倉,今年可以是一個好機會,因為根據我的技術分析顯示,經濟將在今年又或明年1、2月時見底。」
日本傳媒戲稱她為「和服交易員」,她的發迹史也掀起一股日本家庭主婦競相投資國際股市匯市的熱潮。
雷曼爆煲前離場 秘技「壯士斷臂」
池邊通常都是在早餐前下盤,她在2000年開始炒外匯孖展,靠借錢投資和槓桿原理以小搏大。孖展交易可提供更高的回報,但潛在的損失亦會同時放大數倍。池邊直言必須學會如何「壯士斷臂」。她說:「我根據自身的體驗,學會一旦犯錯就要盡快斬倉。」
她透露是從自己的基金經理身上,學到技術分析法去決定投資策略。「最初當我看到(基金經理)一個有一大堆紅筆劃着的手繪圖表時,我覺得很震撼。」她表示,這些圖表快速改善了她的投資表現,令她決心熟讀一系列燭型圖及技術分析手段。
伺機長揸澳元土耳其里拉
她續稱,前往她所持外幣的國家旅行,加深對當地的了解,亦是她的投資策略一部分,但現在她的時間都不夠用了。「我去年3月曾前往埃及 ,但隨着要出席講座及出書後,人們不斷找上門,我也沒有時間去旅行了。」
她透露,澳元和土耳其里拉,是她目前的心頭好,她正等待機會,用日圓買入它們,打算未來5年長揸。
[路透社]
渡邊夫人利差交易賺錢
(明報)1月29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池邊雪子由師奶搖身一變成為富婆的故事,令媒體開始關注,原來日本 有一群足以撼動國際金融市場的「渡邊夫人」存在。所謂「渡邊夫人」,就是泛指熱衷將家庭儲蓄投資到海外的家庭主婦。她們在利率幾乎是零的日本拆借日圓 ,然後利用這筆錢投資外幣和外國股市房地產,藉「利差交易」賺錢。所謂利差交易,就是借入利率極低的日圓,買進利率回報較高的外幣和外國資產,賺取中間利差。
然而美國 金融海嘯衝擊全球,很多「渡邊夫人」也深受重創,她們失去的不僅是投資機會,可能還包括她們辛苦掙來的「經濟自主」。池邊也直言,金融海嘯下,各國也大幅減息,日圓兌美元 更創下13年新高,現在要賺錢已再不那麼容易,投資者必須小心,避免損手。
日本師奶匯神﹕牛年宜買澳元
【明報專訊】她是日本師奶界神話:幾年前,仍為家頭細務操心的她,獲得一筆幾千萬日圓(數百萬港元)遺產。她把心一橫,將這筆錢用來投資外匯。幾年後,她因為逃稅被東京地方法院判罰3400萬日圓,這時傳媒才發現,這位家庭主婦池邊雪子,幾年間炒外匯的獲利,竟然高達8億日圓(近7000萬港元)的天文數字!現已貴為億萬富婆的她,最近推出一本叫「外匯的秘密」的新書,暢談她在外匯市場上的成功之道。她在接受路透社訪問時,還跟大家分享其外幣投資貼士:牛年適宜尋找機會買入澳元和土耳其 里拉,放長線賺錢。
數百萬遺產炒外匯賺7000萬
池邊投資眼光極好,去年7月,當雷曼兄弟爆煲前,她就大舉平倉離場,賺了一大筆,金融海嘯並未令她嚴重損手。向來怕醜、不願上鏡的她,眼見現時風頭火勢,也減少了入市買賣,反而花更多時間開講座,教授投資之道。談到今年投資前景,池邊向路透社說:「現時我會建議短炒,因為我們不太可能預期今年(日圓)價格會大上大落……但若想放眼未來5年做長倉,今年可以是一個好機會,因為根據我的技術分析顯示,經濟將在今年又或明年1、2月時見底。」
日本傳媒戲稱她為「和服交易員」,她的發迹史也掀起一股日本家庭主婦競相投資國際股市匯市的熱潮。
雷曼爆煲前離場 秘技「壯士斷臂」
池邊通常都是在早餐前下盤,她在2000年開始炒外匯孖展,靠借錢投資和槓桿原理以小搏大。孖展交易可提供更高的回報,但潛在的損失亦會同時放大數倍。池邊直言必須學會如何「壯士斷臂」。她說:「我根據自身的體驗,學會一旦犯錯就要盡快斬倉。」
她透露是從自己的基金經理身上,學到技術分析法去決定投資策略。「最初當我看到(基金經理)一個有一大堆紅筆劃着的手繪圖表時,我覺得很震撼。」她表示,這些圖表快速改善了她的投資表現,令她決心熟讀一系列燭型圖及技術分析手段。
伺機長揸澳元土耳其里拉
她續稱,前往她所持外幣的國家旅行,加深對當地的了解,亦是她的投資策略一部分,但現在她的時間都不夠用了。「我去年3月曾前往埃及 ,但隨着要出席講座及出書後,人們不斷找上門,我也沒有時間去旅行了。」
她透露,澳元和土耳其里拉,是她目前的心頭好,她正等待機會,用日圓買入它們,打算未來5年長揸。
[路透社]
渡邊夫人利差交易賺錢
(明報)1月29日 星期四 05:10
【明報專訊】池邊雪子由師奶搖身一變成為富婆的故事,令媒體開始關注,原來日本 有一群足以撼動國際金融市場的「渡邊夫人」存在。所謂「渡邊夫人」,就是泛指熱衷將家庭儲蓄投資到海外的家庭主婦。她們在利率幾乎是零的日本拆借日圓 ,然後利用這筆錢投資外幣和外國股市房地產,藉「利差交易」賺錢。所謂利差交易,就是借入利率極低的日圓,買進利率回報較高的外幣和外國資產,賺取中間利差。
然而美國 金融海嘯衝擊全球,很多「渡邊夫人」也深受重創,她們失去的不僅是投資機會,可能還包括她們辛苦掙來的「經濟自主」。池邊也直言,金融海嘯下,各國也大幅減息,日圓兌美元 更創下13年新高,現在要賺錢已再不那麼容易,投資者必須小心,避免損手。
星期二, 1月 20, 2009
按利率變化調整組合
John Greenwood 利用利率的變化以及經濟週期來調整投資組合,值得參考。畢竟熊市以保本為主,雖然股市偶然會有反彈,但小注怡情無妨,大注畢竟易輸難贏,食驚風散也補不了。
[經濟日報 - 系列名:逆境理財]
聯繫滙率之父祈連活:按利率變化調整組合
在察覺次按問題的嚴重性後,「聯繫滙率之父」祈連活(John Greenwood)根據經濟周期,按利率水平調節投資組合的成分,將投資組合由以股票為主,改為加重現金及債券的比重,於金融海嘯期間保住資產。
次按危機於2007年7月爆發,祈連活於同年11月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在當時的股市高峰期逐步將投資組合由以股票為主,轉而加重現金及債券的比重。至去年3月,祈連活已將手上股票全數沽清,直至現在仍以持有現金及債券為主。
祈連活研究了一套依據經濟周期(或稱業務周期)作出調整的投資策略,根據該策略,投資者應隨利率變化改變投資組合內的資產配置。當利率下調或處於低位,投資者應持有債券;而當利率上升時,投資者則應轉而持有股票。
「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我會研究經濟周期。最佳的投資策略是根據經濟周期變化進行投資,我是以這種方式決定我的資產配置,因為在不同經濟階段,不同資產會有不同的表現。」祈連活為他的投資策略作出註解。
購買美債回報有限
「在2007年經濟周期處於頂峰,我開始沽售股票,改以持有現金及債券為主。現在美國國債的孳息率處於一個非常低的水平,難以預期國債再有更多回報,不過企業債券的風險仍相當高,所以除企債外,我的資產組合還包含了美債,以及多個新興國家的主權債券。」
根據息口高低調節投資組合內各類投資工具的成分,其運作不難理解,不過要確認經濟正處於周期內哪一階段,則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祈連活坦言對他來說,要確認經濟正處於周期哪一階段,有時亦有難度,他又指出這種投資方法所能提供的回報有限,不過亦由於運用了此策略,令他無懼金融海嘯,成功保住資產。
保守投資減損手機會
祈連活承認自己的投資取向保守,寧可少賺一點亦不讓自己有機會損手。他提醒投資者不要只根據股票估值或企業盈利前景作出投資決定,最重要是要明白經濟周期與資產價格之間的關係,並在不同經濟階段逐步調整所持的資產類別。
投資者又應該如何自我調節,以冷靜理性的態度,面對經濟周期的起落呢?
「投資者要通過理解經濟周期,預測之後的投資環境會有怎麼樣的變化,才能在投資市場中保持冷靜。」
過度負債拖垮經濟
問到經濟何時才走出目前谷底,祈連活不表樂觀。他指現時不論一般家庭還是金融機構,都有太多負債。正如祈連活喜愛的上世紀著名美國經濟學家費雪(Irving Fisher)所講,過度積累債務會引發經濟危機。只有當借貸減少,私人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得以修復,才是經濟期望復甦之時。
祈連活表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經濟低迷,因為修復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無法於短時間內完成。
即使英國首相白高敦及準備上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已提出甚至開展各項救市措施,祈連活認為這些措施成功無望,因為根本無助解決真正問題-資產負債表上債務成分過多的問題。[經濟日報- 系列名:逆境理財]
[經濟日報- 系列名:逆境理財]
[經濟日報 - 系列名:逆境理財]
聯繫滙率之父祈連活:按利率變化調整組合
在察覺次按問題的嚴重性後,「聯繫滙率之父」祈連活(John Greenwood)根據經濟周期,按利率水平調節投資組合的成分,將投資組合由以股票為主,改為加重現金及債券的比重,於金融海嘯期間保住資產。
次按危機於2007年7月爆發,祈連活於同年11月意識到危機的嚴重性,在當時的股市高峰期逐步將投資組合由以股票為主,轉而加重現金及債券的比重。至去年3月,祈連活已將手上股票全數沽清,直至現在仍以持有現金及債券為主。
祈連活研究了一套依據經濟周期(或稱業務周期)作出調整的投資策略,根據該策略,投資者應隨利率變化改變投資組合內的資產配置。當利率下調或處於低位,投資者應持有債券;而當利率上升時,投資者則應轉而持有股票。
「作為一個經濟學家,我會研究經濟周期。最佳的投資策略是根據經濟周期變化進行投資,我是以這種方式決定我的資產配置,因為在不同經濟階段,不同資產會有不同的表現。」祈連活為他的投資策略作出註解。
購買美債回報有限
「在2007年經濟周期處於頂峰,我開始沽售股票,改以持有現金及債券為主。現在美國國債的孳息率處於一個非常低的水平,難以預期國債再有更多回報,不過企業債券的風險仍相當高,所以除企債外,我的資產組合還包含了美債,以及多個新興國家的主權債券。」
根據息口高低調節投資組合內各類投資工具的成分,其運作不難理解,不過要確認經濟正處於周期內哪一階段,則並非一件容易的事。祈連活坦言對他來說,要確認經濟正處於周期哪一階段,有時亦有難度,他又指出這種投資方法所能提供的回報有限,不過亦由於運用了此策略,令他無懼金融海嘯,成功保住資產。
保守投資減損手機會
祈連活承認自己的投資取向保守,寧可少賺一點亦不讓自己有機會損手。他提醒投資者不要只根據股票估值或企業盈利前景作出投資決定,最重要是要明白經濟周期與資產價格之間的關係,並在不同經濟階段逐步調整所持的資產類別。
投資者又應該如何自我調節,以冷靜理性的態度,面對經濟周期的起落呢?
「投資者要通過理解經濟周期,預測之後的投資環境會有怎麼樣的變化,才能在投資市場中保持冷靜。」
過度負債拖垮經濟
問到經濟何時才走出目前谷底,祈連活不表樂觀。他指現時不論一般家庭還是金融機構,都有太多負債。正如祈連活喜愛的上世紀著名美國經濟學家費雪(Irving Fisher)所講,過度積累債務會引發經濟危機。只有當借貸減少,私人企業的資產負債表得以修復,才是經濟期望復甦之時。
祈連活表示,我們所面對的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經濟低迷,因為修復資產負債表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無法於短時間內完成。
即使英國首相白高敦及準備上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已提出甚至開展各項救市措施,祈連活認為這些措施成功無望,因為根本無助解決真正問題-資產負債表上債務成分過多的問題。[經濟日報- 系列名:逆境理財]
[經濟日報- 系列名:逆境理財]
星期二, 1月 13, 2009
金蟬脫殼
早一輪時常聽聞有上市公司與投行對賭掉期合約,由於缺乏流通性,通常投行都是大贏家,更有人輸到連控制權都要拱手相讓。今次第一天然的老總又幾有創意,自己主動把香港公司申請清盤,由於主要現金及資產均在國內,就算投行贏了也拿不了多少。這一招雖然可以給投行一點教訓,但少不免要小股東及其他債權人一齊犧牲,有點像服毒滅蟲的感覺。
[經濟日報] 第一天然突清盤 惹金蟬脫殼疑團
一間財務報表中聲稱有近8億元現金,兼且有不少基金股東捧場的民營企業,只是被銀行興訟追款1.24億元,旋即爆發董事集體辭職事件,獨留在香港的獨立非執行董事,雖然再找新執董入主,意圖重整公司,但最終仍落得在不足1個月後自行申請清盤的結果。
從事製造及銷售冷凍海產食品的第一天然食品(01076)突然爆煲,表面上和以往曾發生的民企糊塗帳相似。不過,從種種迹象,如位於香港的債權人討債無門,在香港的董事會想重奪內地資產又遇上困難,有人就估計事件並非純粹的棄船逃亡,反而更像是「金蟬脫殼」。
董事齊跳船 疑主席內地「玩」失蹤
第一天然在去年11月以前,表面上仍然是一間財政健全,業務穩步增長的公司,截至去年6月中期溢利有1.12億元人民幣。但至11月時,突然披露,和德意志銀行於2007年簽訂,金額1億美元的利率掉期合約出現爭議,及後更因此被德銀於12月中入稟法院追討1.24億元。
於德銀興訟的同日,第一天然向聯交所申請停牌。幾日後公司披露有3名位於中國的董事,包括大股東兼主席楊宗龍的兒子楊樂,及女婿倪朝鵬在內的3名內地董事於12月12日透過傳真辭職。雖然楊宗龍仍留任董事會,但在港剩餘的董事仍無法與他聯絡。在公司剩餘一名獨立非執董的情況下,第一天然迅即委任多名人士重整董事會,新董事即時取得公司在香港的帳簿以及銀行記錄,以及開始調查事件來龍去脈。
新董事會 無法查證內地存款
經追查後,原來第一天然12月停牌公告,是楊宗龍於內地指示香港律師發出,雖然兒子女婿均撤離董事會,但用作持有公司大部分資產和業務,包括內地廠房及銀行存款的附屬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均是原班人馬,新董事會根本無話事權,甚至致電內地廠房都無人接聽。
第一天然截至去年6月,有銀行存款2.25億元人民幣。當中包括一項於2006年簽訂,未償還金額約1.44億元的銀團貸款。在存款大部分均在內地,公司在香港銀行戶口內的結餘,根本沒有可能夠還款用。
據說債權銀行甚至公司新董事會,早前曾派員到福建福清,即第一天然的大本營查探,但卻不得其門而入,換言之,新董事會連內地帳目簿冊都未能取得,加上又不是銀行簽署人,故公司內地銀行存款金額究竟有多少,都無法去查證。
在這情況下,自行申請清盤,及由臨時清盤人透過法律行動來重組公司資產,可能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經濟日報] 第一天然突清盤 惹金蟬脫殼疑團
一間財務報表中聲稱有近8億元現金,兼且有不少基金股東捧場的民營企業,只是被銀行興訟追款1.24億元,旋即爆發董事集體辭職事件,獨留在香港的獨立非執行董事,雖然再找新執董入主,意圖重整公司,但最終仍落得在不足1個月後自行申請清盤的結果。
從事製造及銷售冷凍海產食品的第一天然食品(01076)突然爆煲,表面上和以往曾發生的民企糊塗帳相似。不過,從種種迹象,如位於香港的債權人討債無門,在香港的董事會想重奪內地資產又遇上困難,有人就估計事件並非純粹的棄船逃亡,反而更像是「金蟬脫殼」。
董事齊跳船 疑主席內地「玩」失蹤
第一天然在去年11月以前,表面上仍然是一間財政健全,業務穩步增長的公司,截至去年6月中期溢利有1.12億元人民幣。但至11月時,突然披露,和德意志銀行於2007年簽訂,金額1億美元的利率掉期合約出現爭議,及後更因此被德銀於12月中入稟法院追討1.24億元。
於德銀興訟的同日,第一天然向聯交所申請停牌。幾日後公司披露有3名位於中國的董事,包括大股東兼主席楊宗龍的兒子楊樂,及女婿倪朝鵬在內的3名內地董事於12月12日透過傳真辭職。雖然楊宗龍仍留任董事會,但在港剩餘的董事仍無法與他聯絡。在公司剩餘一名獨立非執董的情況下,第一天然迅即委任多名人士重整董事會,新董事即時取得公司在香港的帳簿以及銀行記錄,以及開始調查事件來龍去脈。
新董事會 無法查證內地存款
經追查後,原來第一天然12月停牌公告,是楊宗龍於內地指示香港律師發出,雖然兒子女婿均撤離董事會,但用作持有公司大部分資產和業務,包括內地廠房及銀行存款的附屬公司,法人代表及董事均是原班人馬,新董事會根本無話事權,甚至致電內地廠房都無人接聽。
第一天然截至去年6月,有銀行存款2.25億元人民幣。當中包括一項於2006年簽訂,未償還金額約1.44億元的銀團貸款。在存款大部分均在內地,公司在香港銀行戶口內的結餘,根本沒有可能夠還款用。
據說債權銀行甚至公司新董事會,早前曾派員到福建福清,即第一天然的大本營查探,但卻不得其門而入,換言之,新董事會連內地帳目簿冊都未能取得,加上又不是銀行簽署人,故公司內地銀行存款金額究竟有多少,都無法去查證。
在這情況下,自行申請清盤,及由臨時清盤人透過法律行動來重組公司資產,可能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星期六, 1月 10, 2009
08年測市
每年大行都會測市,觀乎過往的經驗,他們的預測不會比風水佬準確,而且往往差一大截。既然如此,大家不妨既來之則安之,以平常心看待投資,只要買到好股而估值合理,一樣可心安理得。
[明報專訊】08年初,各大行照慣例爭相預測08年底恒指及H股指數。儘管當時港股牛氣已稍稍收斂,次按陰霾逐漸壓逼,但誰也未曾料到大市會一瀉千里。 當時高盛估計國企指數08年底見19600,瑞信更喊出22000,又指恒指將衝上35000高位。如今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想當初,07年12月31日,恒生及國企指數分別收於27812及16124點,如此推測也不為過。高盛、瑞信看來都不善卜卦,結果無一命中。08年12月31日,恒指及H股指數分別收報14387及7891點。
[明報專訊】08年初,各大行照慣例爭相預測08年底恒指及H股指數。儘管當時港股牛氣已稍稍收斂,次按陰霾逐漸壓逼,但誰也未曾料到大市會一瀉千里。 當時高盛估計國企指數08年底見19600,瑞信更喊出22000,又指恒指將衝上35000高位。如今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想當初,07年12月31日,恒生及國企指數分別收於27812及16124點,如此推測也不為過。高盛、瑞信看來都不善卜卦,結果無一命中。08年12月31日,恒指及H股指數分別收報14387及7891點。
星期五, 1月 09, 2009
「錢會害了他」 不會給兩子家產
雖然小羊本身一窮二白兼家徒四壁,但陳啟宗的教仔方法很值得借鏡,始終做父母的最大責任是教養及關心,至於金錢還是由子女靠自己的能力賺取最好。
【明報專訊】去年底市場傳出,有大型華資集團的第二代炒Accumulator(累計股票期權),輸掉巨款。陳啟宗的下一代就肯定沒有這問題,因為陳雷厲風行要2名兒子自力更新,不能參與管理家族財產。陳啟宗說,在兒子7歲的時候,為父的早已告知兒子,他將不會獲分任何家產。 「他(指大兒子)7歲的時候有一晚,我太太在念兒童書給他聽,我就在看文件。我太太念到inheritance(即家產),我立即停了看文件,上前花了一段時間向他解釋。然後我問他:『那麼你知不知道你的inheritance有幾多?』他答:『是零。』我即跟他說:『你都不算蠢。』」 父母只提供教育與道德教育 陳啟宗的家族透過一個由他母親陳譚慶芬成立的信託基金,持有恒隆集團(0010)37%股權,再控制恒隆地產(0101)。單計在恒隆集團的持股,陳氏家族的身家至少有120億元。用一般中國人的眼光,陳的大兒子是長子嫡孫,承繼這筆百億元家業天經地義,但陳啟宗卻早已決定不容許兒子染指這筆身家。 「名、利是很論盡的。特別對年輕人,心智未成熟,不知如何處理。不要以為你那個(兒子)特別好,(給錢予他)簡直是害了他,所以我的兒子畢業後,就要到外面工作,財政供應會停止。」 陳的長子現在上海一家銀行工作,他的衣、食、住、行都要自己解決。「父母提供的只有兩樣東西: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教育及道德教育),就是那麼多。」至於財產如何處理,陳說大部分用作捐款。
【明報專訊】去年底市場傳出,有大型華資集團的第二代炒Accumulator(累計股票期權),輸掉巨款。陳啟宗的下一代就肯定沒有這問題,因為陳雷厲風行要2名兒子自力更新,不能參與管理家族財產。陳啟宗說,在兒子7歲的時候,為父的早已告知兒子,他將不會獲分任何家產。 「他(指大兒子)7歲的時候有一晚,我太太在念兒童書給他聽,我就在看文件。我太太念到inheritance(即家產),我立即停了看文件,上前花了一段時間向他解釋。然後我問他:『那麼你知不知道你的inheritance有幾多?』他答:『是零。』我即跟他說:『你都不算蠢。』」 父母只提供教育與道德教育 陳啟宗的家族透過一個由他母親陳譚慶芬成立的信託基金,持有恒隆集團(0010)37%股權,再控制恒隆地產(0101)。單計在恒隆集團的持股,陳氏家族的身家至少有120億元。用一般中國人的眼光,陳的大兒子是長子嫡孫,承繼這筆百億元家業天經地義,但陳啟宗卻早已決定不容許兒子染指這筆身家。 「名、利是很論盡的。特別對年輕人,心智未成熟,不知如何處理。不要以為你那個(兒子)特別好,(給錢予他)簡直是害了他,所以我的兒子畢業後,就要到外面工作,財政供應會停止。」 陳的長子現在上海一家銀行工作,他的衣、食、住、行都要自己解決。「父母提供的只有兩樣東西: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教育及道德教育),就是那麼多。」至於財產如何處理,陳說大部分用作捐款。
風暴未息 保本至上
近日內銀股由於接連受到賊掠股東配股套現的影響,差不多全線給人洗倉,中行更跌至一倍市帳率及7%息率,而建行及工行亦只有不足兩倍市帳率。個人覺得長線已可以吸納,雖然大行紛紛唱淡,但小羊一於少理,一於開始買些心頭好,相信將會有不俗的回報。學陳主席話齋,可能是發達(夢)機會,哈!
[明報專訊】踏入2009年,在各國政府的救市措施開始落實、為經濟注入動力之下,投資者是否應該開始轉守為攻呢?本港第三大上市地產公司恒隆地產(0101)主席陳啟宗認為,對一般投資者而言,如果現金並非十分充裕,現時投資策略仍應以保本為上,持有多些現金。始終未來一段時間,環球經濟前景仍不明朗,難保稍後美國不會出現第二波破產潮。 陳啟宗分析,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經濟,短期內表現仍會很差,未來兩、三年會很辛苦,並且可能再有第二波的破產潮。「美國經濟很可能還會『爆大鑊』(發生大型的破產事件),美國經濟經歷過了『巨痛』(Sharp Pain)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還要陣痛一段日子,即會隱隱作痛好幾年。」 美憑創造力終能過難關 雖然中、短期不看好美國經濟,但陳啟宗還是看好美國長遠經濟前景,他並不擔心美國會出現類似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他指出,大家不要低估美國經濟體的創造力,它很大彈性,是會有很大能量的。「我認識很多美國人,他們都是在車房裏發達的,很多美國的科技人才,他們所創造的產品,最終都變成一盤10億、20億美元的生意。」
「內地不好 香港『好極有個譜』」
至於本港的經濟前景會如何?陳啟宗認為,這次調整,香港受到最大衝擊的是金融業,而未來本港的金融業仍以服務內地為主,故此,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國經濟的表現如何。「內地好,我們好,內地不好,香港『好極有個譜』(好不到那裏去)。」 那麼到底中國經濟何時好轉呢?陳啟宗的答案只3個字:「不敢講。」他說,內地經濟冷卻得很快,無論用電量(圖1)、散貨輪運費及出口(圖2)都慢了很多。雖然中國政府已經大力出手救經濟,但能否力挽狂瀾阻止經濟下滑仍是未知之數。「(救經濟)手段有了,並且做得很對、及時、有魄力、夠規模,但是否有效,仍有待觀察。」
成功須忍耐
「守株待兔」是帶有貶意的成語故事,形容做人不思進取。然而,對不少成功投資者來說,「守株待兔」卻等於是善於忍耐,以等待機會來臨。陳啟宗指出,恒隆地產過去10多年能夠成功避過逆境,就是學會「忍耐」。「不要跟人家去衝、去『戇居(犯傻)』,心口掛個勇字,是會跌倒的。」 陳啟宗說,中、短期整體投資環境還會很不明朗,而且不知道調整要持續多久。面對這種投資環境,對於一般投資者,還是應該等待,投資策略不應太過進取,「現在不是去賺錢的時候,而是保本的時候。」 不過,正所謂有危亦有機,雖然前路可能危機四伏,但擺在面前的,可能也是10年一遇的絕佳投資良機。陳啟宗說,回顧過去幾個經濟周期,包括1973年、1987年、1997年以及2008年,基本上是每10多年,就會出現一次投資機會,故他認為,對於一些現金相當充裕,沒有負債的人,現在是發達的好機會。「10年才有一次這樣的大好時機,想不發達都幾難!」
[明報專訊】踏入2009年,在各國政府的救市措施開始落實、為經濟注入動力之下,投資者是否應該開始轉守為攻呢?本港第三大上市地產公司恒隆地產(0101)主席陳啟宗認為,對一般投資者而言,如果現金並非十分充裕,現時投資策略仍應以保本為上,持有多些現金。始終未來一段時間,環球經濟前景仍不明朗,難保稍後美國不會出現第二波破產潮。 陳啟宗分析,作為全球經濟火車頭的美國經濟,短期內表現仍會很差,未來兩、三年會很辛苦,並且可能再有第二波的破產潮。「美國經濟很可能還會『爆大鑊』(發生大型的破產事件),美國經濟經歷過了『巨痛』(Sharp Pain)之後,隨之而來的可能還要陣痛一段日子,即會隱隱作痛好幾年。」 美憑創造力終能過難關 雖然中、短期不看好美國經濟,但陳啟宗還是看好美國長遠經濟前景,他並不擔心美國會出現類似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他指出,大家不要低估美國經濟體的創造力,它很大彈性,是會有很大能量的。「我認識很多美國人,他們都是在車房裏發達的,很多美國的科技人才,他們所創造的產品,最終都變成一盤10億、20億美元的生意。」
「內地不好 香港『好極有個譜』」
至於本港的經濟前景會如何?陳啟宗認為,這次調整,香港受到最大衝擊的是金融業,而未來本港的金融業仍以服務內地為主,故此,很大程度上要看中國經濟的表現如何。「內地好,我們好,內地不好,香港『好極有個譜』(好不到那裏去)。」 那麼到底中國經濟何時好轉呢?陳啟宗的答案只3個字:「不敢講。」他說,內地經濟冷卻得很快,無論用電量(圖1)、散貨輪運費及出口(圖2)都慢了很多。雖然中國政府已經大力出手救經濟,但能否力挽狂瀾阻止經濟下滑仍是未知之數。「(救經濟)手段有了,並且做得很對、及時、有魄力、夠規模,但是否有效,仍有待觀察。」
成功須忍耐
「守株待兔」是帶有貶意的成語故事,形容做人不思進取。然而,對不少成功投資者來說,「守株待兔」卻等於是善於忍耐,以等待機會來臨。陳啟宗指出,恒隆地產過去10多年能夠成功避過逆境,就是學會「忍耐」。「不要跟人家去衝、去『戇居(犯傻)』,心口掛個勇字,是會跌倒的。」 陳啟宗說,中、短期整體投資環境還會很不明朗,而且不知道調整要持續多久。面對這種投資環境,對於一般投資者,還是應該等待,投資策略不應太過進取,「現在不是去賺錢的時候,而是保本的時候。」 不過,正所謂有危亦有機,雖然前路可能危機四伏,但擺在面前的,可能也是10年一遇的絕佳投資良機。陳啟宗說,回顧過去幾個經濟周期,包括1973年、1987年、1997年以及2008年,基本上是每10多年,就會出現一次投資機會,故他認為,對於一些現金相當充裕,沒有負債的人,現在是發達的好機會。「10年才有一次這樣的大好時機,想不發達都幾難!」
星期五, 1月 02, 2009
賺安樂錢
2009年相信亦是一個充滿危和機的年份,有人教你不要投資,有人就教你賺50%及以15%作止蝕兼要快狠準 (詳見1月2日投資者日記),而盛智文就教人賺安樂錢,有點像劉德華及馬榮成投資法。各師各法,條條大路通羅馬。
海洋公園主席 盛智文:買藍籌優質物業 賺安樂錢
【明報專訊】「與其惶恐地博賺一個開 ,不如安樂地賺10%好了!」這番看似保守的言論,如果是出自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口中,是否有點難以置信?盛智文出名敢冒險、敢創新,從他在商業區中環建立娛樂王國、「拍心口」為海洋公園收拾殘局、甚至穿上絲襪扮女人為公園宣傳,已可見一斑。然而,談到投資,他認為「安心」才是最重要,他寧願踏實地買藍籌、買物業,把財富穩陣地滾存之餘,亦可換來一覺好。 盛智文經常公開說自己愛錢,但當去年10月恒指炒上3萬點,人人妄想炒股可發達時,他卻賣出手上大部分股票套現,沒有被炒得火熱的股市昏頭腦。「去到3萬點已好瘋狂,大家還想去到4萬點,怎可能?」他說:「任何事情都有極限,正如中國的陰陽,始終要返回中庸之道。」
保留一定現金傍身
現時盛智文除了他經營多年、在蘭桂坊的24個舖位,及在泰國布吉的水療度假村項目之外,其他資產大部分為現金,只有小部分是用來短線買賣的股票。雖然現在香港存款息率低至近零,但盛智文認為,眼前最重要還是保本。「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拿現金會死的。」 他同意現在是難得的賺錢機會,如果手頭有大量現金,大可以買藍籌股及優質的物業。「當然,無人知道何時才見底,但只要選擇的是優質藍籌,便不用怕。」但同時美國的形勢仍可以有很大變化,沒人能預知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保留一定的現金水平仍很必要。
擔心到睡不好 不如不賺
原來盛智文的投資格言,是要舒服心安。「只做一些你覺得舒服的事,不要給自己壓力。」自10月底港股跌至低位後,二線恒指成分股中遠太平洋(1199)已累積升逾兩倍,國指成分股中國建材(3323)更升逾5倍,皆因之前跌幅極大(見圖)。雖然二線股升幅那麼大,但顯然這不是盛智文那杯茶。「如果要擔心到睡不好,賺到100%又有何用?」 因為不想擔驚受怕,所以去年廣受城中富豪追捧的Accumulator(累計股票期權) ,盛智文一次也沒有買過。「我很多朋友都有買,他們曾經賺過大錢,但我們一次也沒有買。講明有止賺,無止蝕的東西,哪可以買?」 「現時有好些藍籌公司,質素佳、有很好的經營模式,股價一點不昂貴,有錢的話,大可以買入,即使股價再跌,也不會跌掉一半的。」 投資物業 要好地點好位置 至於房地產,他則相信還要調整。「房地產最重要是質素,好的地點加上好的位置,抗跌力自然較強。」盛智文特別鍾愛投資物業,在他眼中,投資物業,長遠來說價值必跟隨當地經濟上漲,很少會輸錢的。正如他80年代開始逐步購入蘭桂坊的物業,現在已成為令他馳名遐邇的生招牌。 雖然避得開了投資損失,但經濟大氣候不景,盛智文的蘭桂坊生意,當然無法獨善其身。他承認生意額有受影響,因整個香港經濟,尤其是零售市道,都被美國經濟衰退波及。他預期在聖誕及農曆新年過後,本港的市或會更困難,例如會有更多企業裁員。不過,他有信心明年會逐步好轉,更認為相對歐美地區,香港有內地幫一把,復蘇速度可望較歐美為快。
海洋公園主席 盛智文:買藍籌優質物業 賺安樂錢
【明報專訊】「與其惶恐地博賺一個開 ,不如安樂地賺10%好了!」這番看似保守的言論,如果是出自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口中,是否有點難以置信?盛智文出名敢冒險、敢創新,從他在商業區中環建立娛樂王國、「拍心口」為海洋公園收拾殘局、甚至穿上絲襪扮女人為公園宣傳,已可見一斑。然而,談到投資,他認為「安心」才是最重要,他寧願踏實地買藍籌、買物業,把財富穩陣地滾存之餘,亦可換來一覺好。 盛智文經常公開說自己愛錢,但當去年10月恒指炒上3萬點,人人妄想炒股可發達時,他卻賣出手上大部分股票套現,沒有被炒得火熱的股市昏頭腦。「去到3萬點已好瘋狂,大家還想去到4萬點,怎可能?」他說:「任何事情都有極限,正如中國的陰陽,始終要返回中庸之道。」
保留一定現金傍身
現時盛智文除了他經營多年、在蘭桂坊的24個舖位,及在泰國布吉的水療度假村項目之外,其他資產大部分為現金,只有小部分是用來短線買賣的股票。雖然現在香港存款息率低至近零,但盛智文認為,眼前最重要還是保本。「我從來沒有見過有人拿現金會死的。」 他同意現在是難得的賺錢機會,如果手頭有大量現金,大可以買藍籌股及優質的物業。「當然,無人知道何時才見底,但只要選擇的是優質藍籌,便不用怕。」但同時美國的形勢仍可以有很大變化,沒人能預知會發生什麼事,所以保留一定的現金水平仍很必要。
擔心到睡不好 不如不賺
原來盛智文的投資格言,是要舒服心安。「只做一些你覺得舒服的事,不要給自己壓力。」自10月底港股跌至低位後,二線恒指成分股中遠太平洋(1199)已累積升逾兩倍,國指成分股中國建材(3323)更升逾5倍,皆因之前跌幅極大(見圖)。雖然二線股升幅那麼大,但顯然這不是盛智文那杯茶。「如果要擔心到睡不好,賺到100%又有何用?」 因為不想擔驚受怕,所以去年廣受城中富豪追捧的Accumulator(累計股票期權) ,盛智文一次也沒有買過。「我很多朋友都有買,他們曾經賺過大錢,但我們一次也沒有買。講明有止賺,無止蝕的東西,哪可以買?」 「現時有好些藍籌公司,質素佳、有很好的經營模式,股價一點不昂貴,有錢的話,大可以買入,即使股價再跌,也不會跌掉一半的。」 投資物業 要好地點好位置 至於房地產,他則相信還要調整。「房地產最重要是質素,好的地點加上好的位置,抗跌力自然較強。」盛智文特別鍾愛投資物業,在他眼中,投資物業,長遠來說價值必跟隨當地經濟上漲,很少會輸錢的。正如他80年代開始逐步購入蘭桂坊的物業,現在已成為令他馳名遐邇的生招牌。 雖然避得開了投資損失,但經濟大氣候不景,盛智文的蘭桂坊生意,當然無法獨善其身。他承認生意額有受影響,因整個香港經濟,尤其是零售市道,都被美國經濟衰退波及。他預期在聖誕及農曆新年過後,本港的市或會更困難,例如會有更多企業裁員。不過,他有信心明年會逐步好轉,更認為相對歐美地區,香港有內地幫一把,復蘇速度可望較歐美為快。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