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2月 29, 2008

活在當下

今個聖誕節假期都算忙碌,探朋友,和家人燒烤等。平日大家各有各忙,工作營營役役,現在趁假期一次清還。以下文章可以作參考,讓大家暫時放下金融海嘯,學懂珍惜,活在當下:



CEO 的一百日 (摘自信報)

假如這本書日後在香港發售,書店應套入膠袋,並貼上這警告標籤:『本書內容對只顧工作的上班族讀者產生極度內疚、胡思亂想等不良影響。』我讀完之後做的第一件事,是約太太在上班日子吃午餐。這是一個關於上班族的真實故事,隨時發生在你或我身上。

去年5月,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美國業務主席兼行政總裁奧基利 (Eugene O'Kelly) 正處於事業的頂峰,五十三歲的他統領『四大』屬下規模最大的業務,日理萬機,呼風喚雨。在全無先兆下,醫生告知他患上末期腦癌,只餘一百日壽命。奧基利和他的太太於是合作撰寫 這本書,紀錄他步向死亡的經歷。奧基利在同年9月去世,距離他知道患癌正好約一百日。

收到噩耗,奧基利很快把心情平復下來,因為他知道自己的生活須要有很大改變,他即時作出決定:正面擁抱死亡,死也要死得出色。會計師的作風,一般是處事緊密、有條理;奧基利立即辭職,寫下一個To Do List,把死亡當作一個項目來處理。這個項目重點是,一方面認識自己餘下日子身體上的變化,另一方面盡用時間去解開一段段不同形式的個人關係。他列出希望親自道別的親人、朋友、同事,名單愈一千人。

每一個道別,奧基利都用盡心思:有的聊聊幾分鐘電話、有的在紐約中央公園散步、有的共進晚餐,但共通點是一切由奧基利主導,接按照他的意願去做。奧基利猛然發現,這些道別不單是最後一次跟朋友輕鬆簡單的吃一頓飯或一同散步,而是第一次,因為以前的生活完全是環繞著工作。相約人家吃午飯是為了談生意;散步?從未試過。近十多年的上班日子,奧基利跟妻子只吃過二次午飯。

即使作者把這些道別當作是正面的一回事,讀者仍難免傷感。到了後期,奧基利病情惡化,一些簡單動作也做不到,這份無奈讀者可深深感受到。本書最後一章由奧基利太太代寫,為他的一生作總結。

奧基利其實知道,這段時間充滿矛盾:他實在須學懂letting go,奈何面對死亡,他仍然表現出凡事在控制之內,由他主導的個性。當他終於明白享受家庭、朋友生活的重要性,可惜時辰已到。

沒有留言: